昨日,是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入户登记的第7天。14时许,山阳区新城街道恩华社区调查员李淑琴佩戴好调查员证,赶往社区便民服务厅与另一名调查员会合,准备进行入户登记。
她手里拿的统一配发的调查工作袋内,有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需求专项调查表、《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等。两个调查员会合后,互相看看对方的着装和脚上的鞋子是否整洁,然后出发,开始进行入户登记。
这次专项调查是经国务院残工委批准开展的一次国情调查,重点了解残疾人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辅具服务、接受教育、就业帮扶、托养照料、扶贫开发、住房保障、无障碍改造、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现有服务状况、服务需求等内容。
在恩华社区指导入户调查工作的市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确保短时间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我市选调部分残疾人专职委员、大学生村官、村医、社区干部等组成入户调查队伍,并提前进行了培训。“我们要求调查员着装仪表要整洁、大方,被允许入户后,要注意保持居民家中的环境卫生;在与残疾人沟通时,语言要亲和。”
在恩华社区,李淑琴叩开了一户居民的家门:“您好,我们是恩华社区的调查员,现在需要对您进行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请您配合。”看着门口亮出普查员证、表明身份的李淑琴,居民闫女士和气地将她让进了屋。
看上去,闫女士和李淑琴已相熟。李淑琴告诉记者,与这里的居民相互熟悉得益于去年的集中入户摸底。为开展好此次调查工作,该社区从去年11月开展了摸底调查,调查员已先行对自己所负责的调查区域住户进行了摸底。
进门后,李淑琴先给闫女士递上一份《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然后说:“根据保密协议的要求,我们将对您的资料严格保密,请放心。”看到闫女士打消顾虑后,李淑琴请她拿出居民户口簿、残疾证,接着按照调查表格上的内容,拉家常式地询问起来。从住房、就业到康复需求、文体活动参与情况,李淑琴一边问,一边细致又迅速地在调查表格上填写着。
在调查现场记者看到,此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内容十分详尽,调查表格所需填写的内容包括:家庭人均收入状况、住房状况、受教育程度、教育需求、就业状况、就业扶贫需求、参加社保情况、托养服务需求、康复需求、参加文体活动情况等。
在“聊天”中,闫女士认真配合调查员完成了登记。之后,李淑琴向闫女士逐项念了调查表上填写的内容,闫女士认真地在调查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记者注意到,完成一个残疾人的调查约30分钟。7天来,李淑琴和社区另一名调查员已经完成了17名残疾人的入户调查登记工作。
与李淑琴一样,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4088名调查员同时开始了入户调查工作,他们要集中15天时间,对我市7.4万余名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中登记并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以及在数据库中登记而未持证的0~15周岁疑似残疾儿童进行调查登记。为了确保调查数据准确,尽量减少调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查员入户前都与被调查居民进行了预约。
市残联调查指导员提醒广大残疾人,本次调查内容与残疾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将直接影响残疾人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福利等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希望被调查对象给予理解和支持,提供真实详细的信息,共同创造明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