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新忠)“你瞧,这就是我们经过改进后的新产品,高度减少了近20厘米,体积缩小了差不多一半,仅运输成本每盏灯就能节约20多元。”多氟多光电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慈军拿出LED工矿灯改进后的样品,自豪地告诉记者。
成本管控,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题,自然也是多氟多光电分公司产品研发的核心和枢纽。“虽然多氟多LED工矿灯相较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光衰小、节能效果更好等质量优势,但价格却一直是该产品的短板。”刘慈军说,多氟多LED工矿灯刚一进入市场,价格问题就成了不少客户选择LED工矿灯的阻碍,价格高成为客户放弃选择该产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成为多氟多LED工矿灯更快打入市场的燃眉之急。
多氟多光电分公司针对成本管控问题,从原料、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生产程序入手,认真研究对策,不断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通过多次实验、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LED工矿灯的套件存在质量过剩的问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选用更适合的材料,节约原料成本。为此,研发人才从套件原材料入手,先后试用了多种套件材料,成功替换了原来的套件,仅此一项每盏灯就节约十分之一的成本。
成本管控无止境,多氟多光电很快又把目光对准了产品设计。2014年11月,针对产品运输费用高的问题,该公司从产品外形设计入手,提出将LED工矿灯电源内移,减小产品体积。“一个成熟的产品要重新改变外观设计,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多氟多光电LED照明技术总监房海明告诉记者,电源从外置改为内设后,就要在原有的空间内为电源留出地方,这就牵扯到合理分配产品内部设计,要充分解决电源散热问题。同时在保证LED工矿灯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解决灯具的平衡性。
一系列的难题摆在面前,没有让多氟多光电的研究人员望而却步。在房海明的带领下,技术部门首先动起了散热器的脑筋,减小散热器体积为电源留出了充分搁置空间。通过多次试验,解决了产品平衡性问题。原来,设计人员将原有的固定挂钩改为活动挂钩,不仅使客户使用过程中更便于安装,还降低了产品高度。
“从原材料选用到产品外形设计、从内部构造到产品质量提升,多氟多光电这一套‘组合拳’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刘慈军告诉记者,目前新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新产品不仅在运输费用上每盏灯节约20多元,体积的减小也节约了大量原材料,在原有基础上单个产品成本降低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有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企业今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