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做大做强做精生物医药产业
坚持科技强区 发展新业态 培植新增点
市领导调研 文化产业项目
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推进十大建设
毋启富: 村民致富领头雁
吕玉珍:破解不育“魔咒”
2015年米兰世博会 中国企业联合馆执委会考察组莅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推进十大建设
——五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评论员

  新常态下,忽视支撑条件、刻意追求短期效应的“快”不可取,错失发展机遇、放任经济增速下滑的“慢”更不可取。面对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新挑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加注重推进十大建设,为我市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

  十大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专题、专案、专业推进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我市发展的基础,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转型、事关发展、事关形象、事关民生、事关提升,对于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建设美丽焦作、造福焦作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十大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第一引擎、服务改善民生的第一推力、衡量干部实绩的第一考量,一抓到底,加快推进。

  去年,我市加快推进十大建设,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十大建设带动,观摩督导、跟踪问效、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引黄入焦干渠、大沙河带状湿地主体工程完工,大沙河迎宾路段形成5.4公里水面,城市水系防洪、补源、生态、景观等功能已经显现;南水北调总干渠全线通水,郑焦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太极体育中心建成投用,龙源电厂一号机组正式投运,焦作电厂异地扩建一号机组、龙源电厂二号机组即将试运行等,一批十大建设项目建成见效。

  十大建设已经生动地改变了我们眼前的生活,在新常态下,我们更应决心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服务不松,一鼓作气,务实重干,克难攻坚,加快推进十大建设。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以十大建设为重点,继续强化十大建设带动作用,坚持领导分包、观摩督导等制度,加快推进城市水系东湖及灵泉湖工程、新河源头治理工程等十大建设项目。市发改委要牵头,抓紧制订2015年十大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力争十大建设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见效。要突出新增点培植,推动金宇阳触摸显示屏全产业等一批在谈项目早日落地,加强丹河电厂异地扩建工程等一批前期项目运作,推进嵩阳光电触摸屏柔性导电膜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早日开工,加快武云高速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推动龙源电厂、焦作电厂异地扩建等一批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我市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盘子,在政策、资金上争取更多支持。要加强项目谋划,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抓紧谋划一批事关焦作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形成项目滚动实施、批次推进新格局。

  要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十大建设年度督导考核办法》,采取超常规措施,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推进。

  要动态管理。要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去年的工作充实完善,制订行动计划,健全推进机制,确保项目不断线、服务不缺位、工作不间断。

  十大建设是367万焦作人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期盼。在新常态下,我们要把十大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举措,作为培植经济新增点、创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抓手,搞好十大建设,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夯实根基。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