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方式、转变作风,增强能力、提升水平,关键是居官要思“六危”。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而在阐述居官当思失本之危之后,他紧接着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居官当思失度之危。
何为度?法度、制度、标准。
人生有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好在适度。虚心过头就成为虚伪,自信过头就成为傲慢,原则过头就成为僵化,威严过头就成为架子,谦逊过头就成为懦弱,随和过头就成为盲从,胆量过头就成为张狂,精明过头就成为自私,直率过头就成为草率。
为官有度,上自党章,下至规定、纪律。没有党性原则、纪律规矩,就没有是非可言。各级干部要严格正风肃纪,严格按党章原则办事,严格按纪律要求办事,严格依法依规办事,防止政治生态污染,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为官者都要坚持法规面前不动摇、纪律面前不含糊、标准面前不降低。
要确保政令畅通。按照党章要求,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当属首要。对市委的决议和部署,贯彻执行也马虎不得,决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更不能在执行中打折扣、作选择、搞变通。
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得坚持;“五重两参考”,用人原则得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出来,决不让只想当官、不为群众办事的干部走上前台,决不让工作不踏实不务实、只说不干、弄虚作假的干部走上前台,决不让无视组织纪律、贪赃枉法、买官卖官的干部走上前台,决不让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热衷于团团伙伙拉拉扯扯的干部走上前台,决不让德行差、口碑差、业绩差的干部走上前台。
要健全考评标准。在职务空缺敏感时期,找关系、拉票、跑官、要官等行为应坚决杜绝,使推荐成为工作实绩基础上的素质竞争,成为公平公正原则下的平等竞争,成为合理规范下的有序竞争。要注重实绩考核,注重群众推荐,注重从一线培养使用干部,注重探索经常性考核、常态化考核机制,注重发挥考核结果的导向作用,防止私心作祟,防止以票取人,用好各个年龄段干部。
要依法依规办事。为官者,最应该遵循的办事原则就是依法依规。各级党组织要健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制度体系,防范和查处不良从政行为,该打的绝不松手,该查的绝不放过。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坚持把法律、制度、纪律、规定作为有效武器、有效手段,着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立明规则、硬规则,破潜规则、陋规则,坚守依法依规办事底线,决不能用习惯代替政策、用感情代替规定、用关系代替原则。
思失度之危,换句话就是要知止。《道德经》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当不做什么,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人的行为规范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用道德操守约束自己,用法律、纪律规范言行,该行的行,该止的止,坚决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不做与身份不相符的事,让严谨规范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追求。
智者知止,知止者智。其实,知止并不深奥。居官,用权止于法,我们有党纪、政纪,有国法,怎么止,说得很明白;取利止于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莫伸手。总而言之,要在言行上知止,实实在在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生活,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公仆,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工作上的带头人,守住做人的底线,守住党员干部的底线,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为人民群众做好表率。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