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运动
我的第一篇“抄袭”作文
雾中恒河边
陪母亲重温童年梦
古村落
文学并未边缘化
收获内心的宁静
河蚌炖豆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第一篇“抄袭”作文

作者:□王新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的第一篇作文写于1964年。

  那年春天,我在村子里的小学上三年级。忽然有一天,教语文的王老师给我们上作文课,教我们怎样写作文。她在黑板上写了两个题目:《春天来了》和《桃子》。

  因为是第一次写作文,王老师讲得很详细,耐心地告诉我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对事情的熟悉情况,认真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层一层去写。还要注意,尽可能把自己已经学过的优美词语用进去,让自己的作文形象、生动,吸引人,字数300个左右。

  我选择的是《春天来了》。因为“桃子”离我太遥远了——那个时候,家里比较贫穷,野菜和谷糠能够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有桃子吃。而“春天”作为一个季节对任何人都一个样,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会多一天,也不会少一天。尤其是我们这些孩子,受尽了冬日的严寒,单薄的旧棉衣常常遮挡不住冰冷的风,冻得清水似的鼻涕一冬天不停地流。我们盼望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

  春节一过,天气就一天天暖和起来了。迎着温暖的春风,我和村子里年龄相仿的绝大多数孩子一起,带着竹篮子,爬到路旁的榆树上,或是河边的柳树上,一只手抱着树身,另一只手去采摘刚拱出来的油绿小榆树叶儿,还有鲜嫩的柳芽儿,之后拿回家当菜吃。有时候,我们会跑到村边的小河旁,从刚刚解冻的河里捉些小蚂虾,或者是拨开河滩上厚厚的枯草,挖着那些破土而出有些鹅黄色的野菜。当我们的竹篮子装满野菜时,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玩儿了。我们坐在被阳光晒得有点温热的田埂上,看着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社员在春天的田野里劳动,听着不时传来的欢笑声。

  更有意思的,我们喜欢跟在邻居庆祝叔的后面跑。他是村里有名的使用牲口的能手。此刻,他一手扶着铁犁把儿,一手挥动着长长的鞭子,生产队里的大红骡子有节奏地在前边走着。我们跟着庆祝叔,顺着犁沟,跑着叫着。犁铧掀开的土地冒着热气,在春日的阳光下真是好看极了。每看到一只冬眠中刚刚被犁铧惊醒的小虫子,我们就会喊叫一声。一群不知名的小鸟跟在我们的后面,叽叽喳喳地叫着,在新翻开的土地里不知刨着什么。庆祝叔不时猛地一个潇洒的甩鞭,“啪”的一声响,惊飞了小鸟,惊醒了大红骡,它走得更快了。那个时候,我没有见过大海,但是从油画上看见过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一浪一浪,非常壮观。而刚刚犁过的大地,何尝不是大海波浪般美丽壮观!

  于是,我就在作文里写了这些:春天来了,春天在树梢儿上,春天在小河边儿上,春天在姑娘们的花衣服上,春天在庆祝叔的鞭梢儿上,春天在我们的心坎儿上.……

  由于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写起来得心应手,不知不觉中就写了八九百字。

  谁知道,第二天一到学校,王老师就把我叫到了她的办公室。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室用的是村民家的房子,外面三间是教室,里面两间是老师的办公室。

  平日里春光灿烂鲜花一样美丽的王老师,此刻没有了一点儿笑容,漂亮的脸上多少有些红晕。她声音不高,但话语很重,问我在此之前,在哪儿看到过这篇作文。我一脸茫然说:“以前没有见过啊!”

  王老师很严肃认真地说:“你是咱们班的班长,应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给大家当个好榜样,带个好头。作文要自己写,不能‘抄袭’。只有自己动手写了,才能不断提高,写出更好的文章来,说不定将来你的文章还能上报纸呢!而‘抄袭’,永远也不会进步。”

  我当时并不明白什么是“抄袭”,只是从王老师严肃的表情里看出,这一定不是个什么好词。我莫名其妙,只能怔怔地听着。办公室里另一位女老师给我讲了“抄袭”的意思。

  随着对“抄袭”一词的理解,一向以刚强自居的我,委屈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因为,这对于我来说,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不劳而获的人,而现在,我在王老师的眼里竟成了不劳而获的人。我宁愿不写作文,也绝对不可能去抄袭别人。老师在这里批评我的话,隔壁教室里的同学都能听得到。今后,我将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谁还会愿意和我在一起玩?还有,是你王老师让我写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我写了,你不仅不表扬,反而还批评我。我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伤心,泪水终于冲出眼眶,稀里哗啦地流下来了。

  比我大不了几岁的王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已经两年多了,她知道我的学习成绩。此时看我委屈得不行,心就软了,拿起她长长的头发梢上的小手绢,不停地替我擦着眼泪,边擦边讲了许多安慰我的话,可惜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楚。但是,在我掉眼泪之前,她讲的那几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也许正是这次谈话,使我后来只要有空闲,就动手练笔。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果真开始有文章陆续见诸报刊,几十年一路走来,已有数百篇文章在市、省、国家级正规报刊发表,还有多篇文章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