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阳红09”船1月18日电(记者张旭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母船“向阳红09”正在驶往毛里求斯路易港补给的途中。在刚完成的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中,“蛟龙号”共成功下潜9次,创下中国深海科考的多个“第一”。
航次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于洪军说,在这个航段,“蛟龙号”首次到南半球下潜,首次到印度洋下潜,这是“蛟龙号”在具有地形复杂、高温极端环境特征的深海热液区的开创性应用。
另外,“蛟龙号”首次在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活动热液系统开展了载人深潜探测,对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及合同区外不同类型的热液系统进行了精细调查研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表示,这为热液生物区系的划分以及洋中脊大规模碳酸盐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样品和数据。
据介绍,在这个航段中,“蛟龙号”还首次获得西南印度洋脊的热液流体样品及特征;首次精细开展了不同热液区的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首次在西南印度洋脊东段确认低温热液区等。
“蛟龙号”母船在毛里求斯补给后,将于24日起航继续前往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