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孙立坤会见易村通达总裁邓锦宏
引得来 帮得好 留得住
风神股份荣获中国最受尊敬 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称号
我市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
晋煤天庆现代煤化工项目竣工投产
李小双:小“协调员”大情怀
修武县举办依法执政系列讲座
李建设:当好农产品安全把关人
适应新常态 再创新业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得来 帮得好 留得住
——孟州市新型城镇化之路探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李 霞

  到去年年底,孟州市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3%。与此同时,日前结束的焦作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全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要借鉴和推广孟州市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和做法。近日,记者专程到孟州市采访,探求该市新型城镇化之路。

  创新社区模式

  吸引农民进城

  社区建设是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在社区建设上,该市曾相继探索了“在农村建社区”“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社区”两种模式,但均因配套设施不到位,导致群众认可度低、入住率低。在总结反思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12年3月,该市提出了“围绕城市建设新型社区”的思路,并叫停了原来规划的36个中心村建设,暂停农村宅基地审批。

  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该市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办法,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成本和农民购房成本问题。一方面,该市财政每年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支持新型社区建设;另一方面,该市把新型社区建设产生的有关税收及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有关乡镇,由乡镇委托房地产公司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在市区和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商品住房,并以低于市场价高于成本价的优惠价格,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进城农民出售。

  围绕城市建设新型社区,该市共规划审批社区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转移农村人口8.4万,提升城镇化率约21个百分点,探索并形成了5种社区建设模式。

  乡镇组团建设模式。由该市南庄镇组团在城区建设滨河新村,项目占地70亩,总投资3亿元,目前14栋住宅楼已全部封顶,已签订入住协议517户。由该市大定办事处组团建设荷香苑社区,规划占地120亩,总投资4.16亿元,可容纳4600余人。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城市近郊建设模式。该市近郊长店中心社区占地46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可容纳1.46万人。目前,投资3亿元的一期工程共建成住宅楼21栋,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到位,目前已有200余户群众装修入住。

  城中村改造建设模式。总投资15.6亿元的河阳世家社区和总投资34亿元的梧桐新苑社区,一期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总投资9亿元的大唐名村项目一期8栋住宅楼已顺利封顶。

  企业自建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设产业社区,主要用于安置本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中原内配公司规划的九鼎毓秀项目占地26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可容纳1.2万人,目前6栋高层住宅已经封顶。隆丰皮草公司规划建设的绿地苑项目占地126亩,计划总投资5亿元,可容纳6000多人,现已开工建设。

  产业集聚区整村迁建模式。对产业集聚区内及周边村庄集中搬迁,规划建设2个大型社区。其中,文公新苑社区计划总投资9.3亿元,占地676亩,可容纳10939人,目前占地306亩的一期工程已动工建设。

  完善政策体系

  帮助农民进城

  构建农地流转体系,帮助“农民离地变地主”。该市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对集中连片流转面积达到100亩、500亩以上的,每亩分别补贴100元、150元,连补3年;对实施整村流转且流转面积达到50%、60%、80%以上的村,分别奖励2万元、3万元、5万元,连奖3年。2011年至2014年,该市土地流转面积由6.6万亩增加到20.83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4.78%,土地已流转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9269元增加到2万元。

  构建宅基地流转体系,帮助“农民进城变市民”。该市积极探索宅基地流转机制,“农民在城区购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以及租赁公租房、廉租房方式进城落户,并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原宅基地面积200平方米以下部分按5万元/亩予以补偿,超过200平方米部分按3万元/亩予以补偿,宅基地上的房屋评估后实行货币补偿”。

  2013年10月份以来,该市先后拿出3000余万元,在该市南庄镇、城伯镇和大定办事处开展了宅基地流转试点,目前已腾退宅基地513户,拆除房屋5.716万平方米,复垦和就地绿化土地300余亩,退出宅基地的农户分别拿到了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补偿资金,其中74%的农户进城购了房,部分不具备进城条件的农民通过宅基地流转改善了居住条件。

  构建就业培训体系,帮助“农民入企变工人”。该市把分散在人力资源、农业、妇联等部门的培训资源资金进行整合,加大对进城农民的培训力度,3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4474人、创业培训1520人,每年有近8000名农民实现离地进厂。同时,从2012年开始,该市把进城农民情况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每年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乡镇适度补贴,引导乡镇主动开展工作。

  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帮助“农民进城过得好”。在教育发展上,按照30万人的教育承载能力,该市在城区启动了新一中和5所初中、4所小学、7所幼儿园建设,并对所有高中学生实行了学费全免。在社会保障上,该市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根据进城农民意愿,转户后仍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原有集体财产权益不变;其他如新农合、最低生活保障、优抚等社会保障政策按照就高原则,由转户农民自主选择,最大限度保障转户农民的政治、经济利益。在产权保障上,对新建的新型社区统一按照“大产权”进行确权颁证,依法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允许转让、抵押、出租,降低了农民购房压力。

  加快产业集聚

  留住进城农民

  为确保农民进城后“留得下”“稳得住”,该市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壮大、农业规模发展、第三产业持续繁荣,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和层次,努力保障进城农民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工业上,该市按照高新区、保税区、石化园区“三区”的布局,狠抓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目前,高新区获批规划面积21.59平方公里,建成10.28平方公里,去年新建续建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4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1亿元以上项目55个,入驻企业368家,吸纳就业59582人。2014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8亿元,同比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9.6%;预计实现税收6.2亿元,同比增长14.8%。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顺利通过国家部委的联合验收,成为全省第二家国家级(B型)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中心引进的占地2090亩、总投资40亿元的德众大罗塘项目,建成后可增加1.5万个就业岗位,成为辐射中部6省乃至全国的国际农产品物流批发交易平台。石化园区是河南省唯一的石化专业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6家,在建在谈项目8个,发展前景广阔,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年税收可达10亿元以上。

  农业上,该市规划了粮食10万亩方,林业5万亩苹果、万亩林场,蔬菜万亩韭菜、万亩大棚,以及鸿基农牧千万只鸭、平康农牧百万头猪、康达尔万亩鱼塘和玉米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十大产业化集群,积极推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转变,使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目前,该市已培育农民合作社482家,发展种养大户223户,注册家庭农场30余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实现集中连片百亩以上规模经营达11.8万亩,千亩以上规模经营达3.5万亩。

  第三产业上,该市启动了黄河西路现代服务业经济带建设,规划实施了商务中心区、韩愈文化产业园、顺涧湖国际综合度假村、奥特莱斯名品商城、莱茵公司检测平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努力推进产业发展“起一接二连三”。截至目前,孟州市就业人口达25.2万人,其中第二产业12.04万人、第三产业6.5万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