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孙立坤会见易村通达总裁邓锦宏
引得来 帮得好 留得住
风神股份荣获中国最受尊敬 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称号
我市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
晋煤天庆现代煤化工项目竣工投产
李小双:小“协调员”大情怀
修武县举办依法执政系列讲座
李建设:当好农产品安全把关人
适应新常态 再创新业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应新常态 再创新业绩
——访博爱县委书记李平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张 鹏

  “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做好2015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博爱县将按照市委‘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要求和‘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的思路,加快建设‘实力博爱、宜居博爱、美丽博爱、和谐博爱’,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日前,博爱县委书记李平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刚刚过去的2014年,博爱县干部群众齐心思进,奋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四个博爱”建设取得可喜成绩。该县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三峡益众日产120万立方米LNG液化工厂一期项目仅用9个月建成投产;旅游发展得到新提升,青天河景区单日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万人;成功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和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县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确定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三纵五横两湖一湿地”城市水系基本建成,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李平启说,作为“焦博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博爱县将把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与博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站位焦作西部城区发展大局,以“四个博爱”建设为核心,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挖掘新优势、创造新业绩,下大力气抓好工业项目、城市建设、旅游提升、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切实担当起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的历史重任。

  抓工业打造实力博爱。依托产业基础,发挥资源优势,用3~5年时间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能源工业2个百亿元产业集群,争取将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纳入全省“十三五”规划。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载体、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和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瞄准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标准,以城南新扩区域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为载体,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天然气综合利用等四大特色循环产业,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

  抓城建打造宜居博爱。站位焦作西部城区,按照“改造老城、建设新区、建管并重、多轮驱动、滚动发展”的思路,推动城区北移东扩,加快“焦博一体化”进程。以特色商业区、商务服务区、生活配套区、文娱休闲区四大功能区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产城融合。着眼全市大水系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三纵五横两湖一湿地”城区水系,将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融为一体,努力把博爱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北方竹林水乡。

  抓旅游打造美丽博爱。把旅游业作为核心产业来打造,用旅游意识、旅游眼光、旅游视野、旅游思维来谋划今年工作,以建设“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深入开展“旅游提升年”活动,加快建设青天河(月山寺)文化旅游园区,实现旅游业新的突破。同时,继续实施“蓝天工程”“青山工程”“碧水工程”,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让博爱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净、环境更优美。

  抓民生打造和谐博爱。博爱县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扎实推进人口计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继续深化“平安博爱”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①5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