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营征信来了, 谁有资格给我的诚信“打分”
10部委将联合督查农民工工资支付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需承担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朱立伦接任中国国民党主席
不“吃”企业养老金 养老待遇不降低
普京表示将调查俄士兵 枪杀亚美尼亚居民事件
广东:严查非法代孕买卖卵子行为
北京: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启用
朝鲜表示美韩停止军演 是消除半岛紧张局势第一步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营征信来了, 谁有资格给我的诚信“打分”

作者:新华社记者 姜 琳 刘 铮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开闸” (本报资料图片)
 
   

  网上征婚信息不实,耽搁了职场晋升;预约打车老爽约,结果租不着房……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很可能因征信系统的完善而给失信者带来很大麻烦。

  8家民营征信机构,正按照央行近日发出的通知要求,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谐社会的纽带,通过征信大数据的采集应用,一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数字化新路径清晰可见。征信时代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市场“开闸”:

  征信一小步 诚信一大步

  按照央行通知,包括中智诚、中诚信、拉卡拉等8家机构或将成为我国首批民营个人征信机构。“这次个人征信市场的开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13亿人公平享受信用给个人带来价值的大门。”中智诚征信总经理李萱表示,“建设诚信社会需要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助推一把。”

  8家机构之一的腾讯公司向记者介绍,其互联网征信的大数据主要包括8亿多QQ用户和4亿多微信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在线、财产、消费、社交等情况,通过采集处理相关数据进行基础“画像”,为用户信用打分,进而给缺乏信贷记录的人群提供信用报告等。

  “央行此次给个人征信加上互联网因素,把征信的范畴从信贷领域扩展到了社交等方方面面,这将有助于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成员的信用体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表示。

  在人们对社会缺乏诚信多有抱怨之时,征信体系是实现社会诚信最有力、最现实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信用相当于你的‘名片’或‘第二身份证’。”芝麻信用首席数据科学家俞吴杰比喻道。

  按照国家规定,公众每年可以两次免费从个人征信机构获得个人征信报告。上海资信总裁刘小英说,个人征信通过“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使越来越多的个人意识到拥有良好信用记录对自己的重要性,客观上改善了社会诚信状况。

  当务之急:

  “做大蛋糕” 而非“分抢蛋糕”

  发达国家有着上百年发展经验的个人征信,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中国征信业发展面临很多难题。“当前最大问题就是信息‘孤岛’,互联网企业、银行等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特别是政府部门手里掌握着大量数据未公开。”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汪炜直言。

  虽然央行征信系统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征信数据库,共收录了8.6亿个人、近2000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金融信用数据,可与个人信用密切相关的司法信息、社会行为记录、公用缴费记录等,绝大部分都没有纳入其中。民营商业征信机构发育迟缓,收录信息更是严重不足。

  记者从8家候选民营征信机构了解的情况看,除了中诚信征信、鹏元征信两家入行10余年外,其他6家的征信业务都属于刚起步。特别是8家机构各自的数据来源相对封闭,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从银行拿到的核心数据也比较少。

  要想让征信系统真正发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受益”的约束、激励作用,必须建立统一代码和全覆盖的信用信息记录。

  国家发改委财经司此前发布的信息显示,根据国务院部署,公安部牵头提出了以身份证号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案,到2017年要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覆盖全部信用主体的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不同部门、地区、行业之间的信息不仅彼此割裂,有些数据甚至都不知道去哪找,比如逃票记录、商务合同违约信息、招投标违规记录等。“作为民企,非常渴望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能将信息数据开放给有资质的企业来用。”华道征信负责人冯军呼吁。

  最受关注:

  个人隐私会被随意买卖吗?

  个人征信市场“开闸”意义深远,但当下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其实是个人隐私如何保护。有网站去年作了一次个人征信调查,七成多用户表示担心个人信息外泄。

  “在大数据技术广泛使用下,如果放任信息收集和共享,将使我们置于‘全裸’状态。”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所长李朝晖建言,征信信息的内容应当严格限制于影响个人信用的内容。

  据接近央行的有关人士透露,央行给8家民营征信机构6个月准备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机构在内控制度和系统后台的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的保护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田锦尘指出,信用信息的使用一定要建立在依法依规基础上。能够采集的才能采集,能够查询的才能查询。有些信用信息只能由某些被授权的单位或者机关采集。

  但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中,尚无专门而详尽的社会信用和隐私保护的法律,仅有《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按照《条例》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然而现实中,这些规定往往并没有得到执行。对泄露公民信息要承担何种责任,也没有具体规定。

  法律保护的缺失,导致数据的私下买卖屡见不鲜。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建言,明确侵犯隐私的民事赔偿责任最为紧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关于个人征信行业的法律共有17部,其中《公平信用报告法》影响最大。“关键是约定目的、知情和授权,这样隐私才能有‘防火墙’。”吴晶妹教授强调。

  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推动社会信用立法。国家发改委和央行联合制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已从立法、行政和行业自律三方面,对保护个人信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安排部署。

  社会诚信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但有了征信体系这一强有力的约束激励工具,诚信社会建设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