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1日召开的山阳区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2014年,该区坚持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把握“一个基调”、实施“一个战略”、推进“四个转”的总思路,强力推进转型升级和美丽山阳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在困境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该区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经济建设着力点在哪?本报从本期起推出山阳区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解读文章,敬请关注。
2014年:步履铿锵 异彩纷呈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山阳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荣获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关键词】教育实践活动
该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区级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查摆思想根源,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受教育、抓活动两个主体责任;认真开展“群众三评、党员三看”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由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紧扣“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区共征求意见建议2615条,其中区四大班子征求的520条已整改完成510条,占总数的98%,各基层单位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比例普遍达97%以上。该区围绕查摆出来的问题,及时健全规章制度和体制机制,修订完善了《区委常委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区委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等制度53项,促进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关键词】服务业持续繁荣
特色商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商业区内目前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达20家,限额以下服务业企业达48家,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辖区4个10亿元商贸地产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当年投资任务。锦绣公馆、龙源湖商务中心基本完工,东方红国际广场征迁完成,建业·公园里一期主体封顶。三维广场东方红店装修结束,丹尼斯扩建项目手续办理完毕,盛业·清华园、征云悦城、远大·未来城、太行名府等项目进展顺利;采取包装项目向外推介,加快土地收储速度等措施,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目前,西经大道两侧、太极体育中心西南角等地块已完成土地收储,文汇路东侧87亩土地已经摘牌。
【关键词】工业转型持续增速
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汉河电缆、力合机械、三利达、巡返特玻分别被评为2014年度市级“30强”“30高”“30新”企业;群英机械被评为2014年度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焦作市三利达射箭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三板挂牌上市。总投资5.6亿元的机械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集聚区10栋标准化厂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开始集体对外招商。全区规模以上和纳税额超100万元工业企业均达11家。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13%,20家重点监测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7.72亿元,同比增加17.87%;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5.26%;实现税收收入7.37亿元,同比增加5.65%。
【关键词】城市建管力度持续加大
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遗留问题,优化施工环境,确保了十大建设在该区的顺利实施;南水北调安置房已建成17.9万平方米,主体竣工11.6万平方米。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辖区环境面貌,而且为该区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投资1200余万元对周庄西路进行了大修,对古城路、金山路、长青路、和平街等道路进行了维护,对34条背街小巷进行了集中整治;深入开展了蓝天雷霆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双违集中治理、市容环境集中整治等,城市管理秩序不断规范,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聘请142名市容环境监督员,建立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0万平方米,关闭取缔企业45家,搬迁污染企业24家,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建立首席代表负责、并联审批、全程代办等新机制,开通网上服务大厅,区本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47项,压减10项,压减比例达19.2%。简单事项实现即收即办,一般事项“一审一核”不超过5个工作日,区本级行政审批时限较以前压缩30%,政府效率效能全面提升。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4858件,办结4852件,办结率达99.87%。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建立财税收入征管联动新机制,税收征管秩序进一步规范。集中治理项目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干涉项目施工、强揽工程、干扰施工等违法行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300户,社会投资创业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全年用于民生支出4.84亿元,占所有支出的80.8%,解决了一批就业、教育、医疗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50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救助金等1400余万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深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科艺小区、太行名府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新城学校建设项目和解东一小、东环路小学、太行路学校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大病救助标准提升到3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计划免疫示范门诊”全覆盖,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先后完成了康乐、广场、龙源湖3个社区改扩建工程,累计改建社区服务用房1730平方米,整合新增服务用房900平方米,为部分社区配备了触摸电脑一体机,公开了56项社区公共服务项目的电子查询目录,社区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在2014年民政部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表彰中,该区获奖数量居全市第一;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退耕还林等各类补贴资金590余万元,确保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山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