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远大·南北苑(南苑)一栋居民楼里,传出了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一间卧室里,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主任李文平、主治医生原小兵和护士长张淑芳身着便衣,正在给术后回家卧床康复的八旬老人安秀英做“家庭随访”。
“现在恢复得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李文平关切地问道。
“现在好多了,幸亏你们医术高,将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谈到此时,安秀英流出了激动的泪水。泪光中,老人的思绪又将大家拉回到去年那段难忘的日子。
疑难病情,将八旬老人推向生命的边缘
据安秀英回忆,去年3月份,她的右下肢开始出现麻木的症状。当时,她不但能走路,还能为一家人做饭。对这一身体发出的“警号”,她并未在意。可是在两个多月前,病情发展到她无法行走的地步。于是,安秀英在家人的帮助下,到医院就医。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了“祸首”。原来,一个肿瘤长在安秀英胸椎内,因压迫脊髓造成其无法行走。这个检查结果,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让安秀英的家人为她的健康状况感到十分担心。
据医生介绍,胸椎管内肿瘤发病隐匿,生长缓慢,早期症状不太典型,一旦出现脊髓症状,则呈进行性加重。所谓的脊髓,就是老百姓平常所认为的神经,它控制着人的各项感觉、运动及大小便,如若脊髓受压发生病变,则会出现相应的感觉减退、消失,运动丧失,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目前,手术切除是唯一积极的治疗方法。
“离春节没有多少天了,本想熬过这个春节再住院治疗。况且,老人年龄大,能否手术还是一个问题。于是,我们就没有让我妈去做手术。”安秀英的女儿说,“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病情发展太快了。没有过多长时间,我妈就出现双下肢瘫痪。由于还伴有剧烈的疼痛、麻木,我妈昼夜无法入睡。因为疼痛得太厉害,我妈险些以自杀来解除痛苦。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不如拿老人的性命赌上一把。我们下定决心,为她手术治疗!”
不过,安秀英到我市两家医院就诊,这两家医院均因为手术风险过高而不敢收治。甚至在郑州几家省级医院,对方同样担心患者年龄太大,恐怕下不了手术台而拒绝收治。后来,安秀英的家人通过熟人,联系北京一家知名医院,对方了解病情后,并没有让安秀英进京去治疗。四处求医,却处处碰壁。此时,安秀英的家人都已被折腾得疲惫不堪,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求医无门”。疑难病情,已将这位八旬老人推向生命的边缘。
破釜沉舟,在军队医院迎来希望的曙光
“做手术,还有一点希望;不做手术,一点希望也没有。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去努力争取。”安秀英回忆说。因为不放弃,他们最终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争取到救治老人的一个机会。原来,李文平看到安秀英的片子,了解其病情后,说他做过类似的手术。不过,相比以前的患者而言,安秀英风险更大。李文平寥寥几句话,点燃了安秀英家人希望的灯火,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人的胸椎,分为胸1~胸12,一般来说,肿瘤的位置越靠上越危险。而安大娘椎管内的肿瘤位于其胸椎1~2之间的位置,这是非常危险的。况且,胸椎管内则是最为‘娇嫩’的胸髓,如果术中不慎触碰就会导致瘫痪加重,甚至全瘫。因此,在脊椎外科,此项手术风险最高。”李文平说,“再说,安大娘是一个88岁的高龄老人,年事已高,身体机能不比常人,麻醉的风险很大,容易发生麻醉意外。而且,她因长期抽烟,其肺脏功能比较差。并且,她还有心脏病。这些风险叠加在一起,使得手术难度更大。如果采用全麻手术,安大娘下不了手术台的事情很可能会出现。”
在求治多家医院无果的情况下,李文平之所以敢于“蹚雷”,其底气主要有三:一是李文平做过此类手术,并采用与众不同的局麻手术。此举将大大降低手术风险。二是在诊治高龄骨科患者方面,李文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前来手术治疗的高龄老人达50多人,这些人均得到了良好的康复。三是安秀英和家人已经作好了后事的心理准备,抱着必死之心进行手术。对于手术中发生的任何结果,其家属均能接受。用安秀英和其家人的话说,就是“拿命拼了”。而这,让李文平排除了一切干扰,专心来挑战这一高难度的手术。就这样,一个八旬老人的生命“闯关”,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开始上演。
医护联手,用大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做局麻手术,患者必须能趴2个小时才能手术。为了达到局麻手术要求的条件,安秀英一入院,该科医生就开始指导、帮扶老人练习俯卧动作,从10分钟到30分,然后逐渐增加到2个小时。入院10天后,手术条件终于成熟了。去年12月23日,李文平和他的同事,将安秀英推向了手术室,为其实施了“胸1、2全椎切除,硬膜下肿瘤切除术”。
麻醉、切开、显露椎板……手术在一步一步进行,大家的心也一点一点紧张起来。娴熟的操作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烂熟于心的解剖知识,让李文平在手术中游刃有余。很快,一粒花生米大小的肿瘤终于完整地显露在他们的眼前。肿瘤之下就是脊髓,稍有不慎,就可能致患者于全瘫。手术人员全神贯注,密切配合,细心轻轻地剥离,一点一点分开,当肿瘤完整摘除后,大家终于松了口气。此时,手术用时仅为1个多小时。
“手术结束了吗?”术中一直处于清醒状态的安秀英感觉到后向医生发问。此时,她的下肢疼痛很快就消失了,麻木的症状也逐渐减轻,双腿也能够轻松抬起了。尽管手术结束了,但是,安秀英的生命“闯关”仍在继续。术后,她被送到该科重症监护室里,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隔离康复。此时,该科护理人员针对安秀英这一特殊的患者,专门成立了以护士长张淑芳为组长,王慧、张莎莎、杨芠、赵红梅为成员的护理小组,全程为老人进行护理。
在重症监护室里,安秀英的吃喝拉撒,全由这几名护理人员轮流负责。由于长期卧床,老人便秘,护士们不嫌脏臭,戴上手套为老人抠大便;老人因长期抽烟,肺功能不太好,呼吸出现过困难,护士们就专门为老人制订了一套肺部护理计划;针对老人肢体活动受限,护士们又为其进行踝泵运动等。在医生、护士的爱心接力下,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安秀英身体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如此高龄做如此大风险手术获得成功,这十分罕见。而这,也标志着该科脊柱治疗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出院时,老人拉着护士长的手哽咽地说:“你们对我真是比亲人照顾得还要细心,我真舍不得回家了!”在安秀英家里随访时,当提及护理她的护士们时,安秀英动情地说,她现在很想她们。说过此话,安秀英又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科室简介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是集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创伤外科、骨肿瘤外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开展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结核及肿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损伤、四肢关节复杂性骨折、四肢关节良恶性肿瘤、四肢关节各种创伤及先天性畸形的手术治疗。科主任李文平率先在焦作市开展颈后路线锯法“双开门”椎管成型术后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对四肢创伤及关节镜手术技术娴熟,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6项,出版专著2部。该科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tessys椎间孔镜,能够根治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治疗,术前不需要禁食禁水。手术中患者意识清醒,可以把手术中的感受与医生交流,不用切除骨骼、韧带,对病人腰椎的稳定结构没有损伤和破坏。
骨科三区电话:(0391)3597292
李文平主任电话:1360391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