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中站区·博爱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展农民工维权工作专项检查
中站区工业强区战略效果显著
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中站区计生延时服务受好评
图片新闻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龙翔街道召开新一届农村干部会议
务实重干 稳中求进
被评为“全国百强特色学校”
全力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务实重干 稳中求进
——博爱县201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盘点2014年的社会变化,博爱县群众倍感欣喜。

  这一年,博爱县抢抓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打造“实力、宜居、美丽、和谐”新博爱,稳中求进,主动作为,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数据显示: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7%。

  坚持务实发展,打造“实力博爱”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该县出台《2014年项目建设工作意见》,建立健全项目考核、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等工作制度,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96个县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92.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2%;3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个10亿元项目实现较大突破,其中三峡益众公司仅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就建成投产,目前产销两旺;悍马轮胎、永威防火门、快宜居模块化房屋3个企业项目,都已实质性开工;2个10亿元项目,四方益达项目已经进地开工,亨昱光伏发电项目也具备了进地条件,该县重大项目建设梯次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

  发展平台更加牢固。该县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区面积新扩展了1.4平方公里,达到8平方公里,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大,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被省政府确定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2014年,预计区内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10亿元,增长1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增长42%。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该县建立了企业帮扶台账和服务机制,落实服务责任,企业经营形势逐步好转。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94.3亿元,增长11.8%;利税完成75.2亿元,增长11.1%。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该县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出台新的考核激励办法,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月”活动,共集中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65.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预计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25亿元,其中省外资金43亿元。

  旅游业水平大幅度提升。该县谋划实施了总投资3.7亿元的青天河水上运力提升等17个旅游项目,其中大泉湖滨水栈道等8个项目已竣工投用,景区接待能力得到提高。依托“红叶节”平台,开展系列旅游营销活动,成功将“黄金周”拉长为“黄金月”,单日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万人,全年景区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5.3%和87.2%。

  特色商业区建设进展顺利。该县完成了特色商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大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3个超亿元城市综合体项目完成投资3.78亿元,宏基中心广场即将建成投用。目前,该县特色商业区建成区面积达7.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6家、个体经营户1306家。2014年,该县特色商业区实现税收1211.5万元。

  坚持做美城市,打造“宜居博爱”

  城区水系基本建成。该县充分发挥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突出“竹林水乡”特色,围绕“水通、水活、水清”目标,加快城区水系建设。发展大道明渠等城区河道和湿地公园、博爱公园二期等公园游园建成投用;滨河游园主体完工,“三纵五横两湖一湿地”城区水系框架搭建成型,城区新增水面1200余亩。

  城市功能全面完善。该县按照“改造老城、建设新区、建管并重、多轮驱动、滚动发展”的思路,推动城区“北移东扩”;图书大厦等3个新区项目主体完工,盈佳御景园等9个商住小区快速推进,城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规划体系更加科学。该县围绕“焦博一体化”主战略和“产城一体”发展方向,按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目标,研究制订清化老街、电子商务等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域村镇规划体系。

  坚持优化环境,打造“美丽博爱”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该县实施了“蓝天工程”,完成水泥行业烟气除尘等工作,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实施了“清水工程”,开展城区河流污染整治,城区水质持续改善;实施了“青山工程”,扎实开展北山整治,稳步推进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山区工程造林2.9万亩,北山治理成效明显。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该县改造了城区主要街道、背街小巷,充实了环卫队伍,增加了环卫设施,城市管理基础更加牢固。同时,该县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继续实行城管联合执法,深入开展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活动,城市形象大为改观。另外,该县加大绿化管护力度,强化公园、河道管理,为群众营造了文明、优美的休闲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118万元,完成了204个村庄的净化工作,完善建立了“四有一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美丽乡村建设初显成效。在全市集中考核中,该县位居六县市第二。

  坚持做好民生,打造“和谐博爱”

  2014年,该县民生类支出达8.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9%。一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该县投资1300万元,完成了10余个校舍建设项目;投资956万元,提升了中小学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施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高考一本上线155人,增幅达23%,居全市第二位。二是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该县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初步建立了城乡医疗联合体,群众就医更加方便;新农合参合率和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100%和51%,位居全市第一。三是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该县完成了城镇新增就业7188人,占市定目标的15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79人,占市定目标的259%;企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参保人数达35.6万人;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放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和医疗救助资金30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王晓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