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百名市直机关青年干部下基层调研实践
一周团情微讯
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
我市举办 志愿者骨干培训班
专家辟谣:关系简单,办理难度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

作者:本报记者 王 冰 实习生 江 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焦守云在作报告。 小 青 摄
 
   

  “汽车快吗?快,但是群众追不上;车窗玻璃厚吗?不厚,但是听不见群众说话。”1月8日,“心系群众,转型先行”市直机关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深情讲述她心目中的父亲。

  在焦裕禄的6个子女中,焦守云排老三。1964年焦裕禄去世时,她才11岁。如今,已经年过六旬的焦守云是焦裕禄干部学院名誉副院长、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几十年致力于宣传焦裕禄精神。当日,她以《我的父亲焦裕禄》为题,怀着真挚的感情,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经常到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每次他下乡到老百姓家里,进屋总是先揭开锅盖,看老百姓有没有吃的,吃的是什么;摸一摸床上的被褥,看一看能不能取暖。县里的吉普车他很少坐过,别人不理解,他说:“车快吗?快,但是群众追不上;车窗玻璃厚吗?不厚,但是听不见群众说话。”在焦守云眼里,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与人民群众心贴心、把解决群众的困难作为工作首要任务、把解决民生问题落到实处的人民公仆。

  得知当日的动员会是组织全市市直机关青年干部参加调研实践活动时,焦守云深情讲述了焦裕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是焦裕禄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年,他在兰考县除“三害”,带领干部在人都站不住的风沙里,测量出84个风口和1600多个沙丘的位置。他还坚持470多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他的这种求真务实、深入调研的精神,激励兰考人民与风沙作斗争,最终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3年,焦裕禄被查出肝癌晚期,可他仍坚持工作。“肝疼得厉害,可依然放不下工作,连办公室的躺椅都被他顶出了一个大窟窿。”焦守云深情讲述,比电影《焦裕禄》中那一幕的镜头更加揪心。为了止疼,父亲点烟来烧自己的胳膊、肚子,以转移肝部疼痛的知觉。直到病重临终前,他依然放不下那片曾经播洒了血与汗的兰考大地。

  作为一县的父母官,焦裕禄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还教导家人要艰苦朴素,“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是他一再强调的准则。在他的感召下,焦家的6个儿女在父亲任职期间,从来没有享受过领导子女的待遇。如今,焦裕禄去世已51年,可他的精神依然被世人传颂。焦守云说,出于一分责任和使命,至今她仍奔走在各地宣讲父亲的事迹,她的亲身经历可以感受到,父亲的精神还在感动着很多人。“我要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让焦裕禄的精神世代传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