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帆
“只有使农业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王福军坚信这一理念。
王福军,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农民,现为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并担任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他带领村民成立了该村第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合作社已经成了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从开始的32户,已经发展到如今的319户,流转土地2000多亩,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7900万元。
王福军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提高粮食品质才能赢得市场。为此,他在土地上做起了文章。他请来农业专家对当地土壤进行检测,通过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提高土壤质量,在改良的土壤中种植水稻,使之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汲取更丰富的营养,从而在品质上高于普通水稻。在管理方面,他建立了完整的生产、检测、销售档案,保证让广大消费者吃到安全放心的“绿色大米”。为了拉长产业链,王福军又投资600余万元,购进国际先进的大米加工生产线,兴建了精米加工厂,开展了产业化经营,加工出了能够保留天然营养成分的成品大米。为了扩大规模,他成立了合作社,并且注册了“菡香”商标,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该合作社对社员的土地实行托管,实行耕作、供种、施肥、技术、回收“五统一”服务。如今,该合作社向市场推出了功能米、有机米、“菡香”米等17个品种。其中,菡香牌大米获得了中国郑州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菡香牌大米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王福军更加挂念父老乡亲,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村。他拿出部分收入作为村里的公益基金,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此外,王福军每月还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2.5公斤鸡蛋,弘扬孝道。今年,他还琢磨着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解决洗澡难的问题。
眼下,该合作社开工建设了米醋加工厂,王福军对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上图为王福军正在检查稻谷入仓情况。
本报记者 邓 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