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华盛顿1月20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研究人员20日说,他们已经发现了埃博拉病毒在过去40年中所发生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会影响正在研制中的埃博拉药物的疗效。
根据这项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目前有前景的埃博拉药物大多以病毒基因序列为靶向,可分为三类: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和磷酰二胺吗啉代寡核苷酸(PMO)药物,它们均基于1976年和1995年在扎伊尔(即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研制,这两次病毒与目前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类型类似。但病毒也会进化,一旦出现较大变化,药物可能就不会那么有效。
为此,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对当前在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以及上述两次流行的埃博拉病毒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发生了600多个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遗传变异,这相当于约3%的病毒基因序列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