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文化部领导莅焦调研网吧转型升级工作
市政府召开第九次常务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2月3日召开
增强党校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防止机构改革过渡期出现监管空白
沁阳农民与韩国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焦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召开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的决定
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
河雍桃农赚“俏”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雍桃农赚“俏”钱

作者: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边吃着鲜桃,一边赏着桃花,想过吗?

  在孟州市河雍街道办事处东田丈村,这将很快成为现实。

  这是东田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花明奇老早就设想的。这设想,是有事实支撑的,花明奇要赚的,就是“俏”钱。

  鲜桃,是温室大棚的鲜桃;桃花,是露天桃林的桃花。自然生长的桃花盛开时节,温室大棚里的鲜桃也正上市。目前,东田丈村已发展温室桃棚750亩,露天桃林150亩,过去的蔬菜温室大棚已有50%转成温室桃棚了。下一步,花明奇的打算是全部转成桃棚,农民收入也将成倍增加。

  在温室桃棚里,桃花盛开,春意盎然。抚摸着桃树,花明奇告诉记者,这些树已种了三年了,正是高产期,预计到今年4月,温室大棚收获15万公斤鲜桃不成问题,这15万公斤鲜桃预计销售250万元。

  东田丈村的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以种植和经营温室大棚蔬菜起家的,蔬菜大棚太费人工,农民形象地说:“一睁眼进大棚,天黑了才出大棚,就连过年走亲戚也得先来大棚,一年得占俩劳力。”一个1.8亩地的大棚种蔬菜,两个劳力一年忙到头能收入七八万元。同样是这个大棚种桃树,一年只需一个人干三个月,比蔬菜大棚平均增收2万元。“菜”转“桃”三年来,效益人人看得着,农民种桃树的积极性非常高,还带动了周边村经营温室桃棚。

  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转,这是花明奇挂在嘴上的话。“花书记,你说说今年你的桃、你的菜哪点优了、咋转了?”记者特意问。

  “先说菜。就说黄瓜吧,俺村的品种年年更新。今年种的是201,长得快、产量高、挂条直、刺还多,又嫩又脆,谁不喜欢?其他村一公斤黄瓜卖2.4元,俺村的黄瓜一公斤卖4.6元,哪差哪了!”

  “再说桃。现在桃棚的鲜桃是4月份成熟上市,我考察了一个新品种,是冬天成熟。这种冬桃储存期长,能在冷藏条件下放70天,价钱肯定更好。我看了两年了,今年下决心引进。到时候,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鲜桃。”

  光有设想不行,认准了还得脚踏实地干。河雍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党希成说,桃经济是河雍着力打造的新亮点。为了帮助东田丈村发展桃经济,办事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每年还组织党员干部来村里义务栽桃树。我们的想法是在两到三年内把办事处辖区几万亩土地变成真正的桃乡,以合作社为依托发展冷储、物流、加工、包装、农业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形成产业链。到那时,不光是农民收入更高了,河雍也将成为“桃花源”,那可是绿色生态品牌,金不换啊!①3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