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1月22日7时20分,市质监局稽查支队三大队办公室的灯已经亮了,该大队大队长张友富正坐在电脑前整理案卷。自2007年从部队转业到市质监局执法一线工作以来,张友富每天早上都是7时左右到单位,打扫卫生、整理案卷、查找资料……
恪尽职守、刚正不阿……认识张友富的人都这样评价道。2014年8月份,接群众举报,一家加油站涉嫌存在计量作弊,他迅速带队赶赴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到达现场后,该加油站负责人拒绝接受检查,并要强行关掉总电源消除电脑记录,同时还纠集数十人阻挠执法人员检查。为保留执法证据,张友富不畏强势,坚决执法,完成了现场取证工作,并依法对加油机进行了查封。
据介绍,2007年以来,张友富参与或组织查处的违法行为有数百起,所办案件涉案货值达1000多万元,端掉无证窝点10余处,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起,其中4名相关人员受到法律的制裁。执法过程中,张友富还曾多次遭到一些人的恐吓,然而每谈起这些事,张友富总说:“我始终相信邪不压正,正义最后都会取得胜利。”
敬业勤恳、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张友富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拓展执法领域。
民生无小事,张友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含义。2012年,张友富发现群众反映民用液化石油气不经烧的情况比较多。于是,他一方面学习相关知识,一方面学习外省同行的执法经验。他通过研究发现,有的加气站为了降低成本,在液化石油气中掺二甲醚。二甲醚价格相对石油气低三分之一,热值也没有石油气高,并且二甲醚对气瓶密封垫有腐蚀作用,进而导致漏气,给群众生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尽快排除安全隐患,他立即请示领导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用液化石油气专项检查,并将检查范围扩大到天然气加气站,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公正执法、用心服务、兢兢业业……在工作中,张友富面对违法行为毫不手软,真心扶持需要帮助的企业。
张友富每到一家企业,都尽可能地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协助其整改。他常说,处罚不是目的,帮助企业纠正违法行为,促进企业规范生产,净化市场,服务经济发展才是执法的真正目的。据介绍,一次,他发现一家食品企业存在超范围生产的情况,经过调查得知,是该企业负责人对有关规定理解不准,而非故意为之。于是,他将情况如实向质监局案审会反映,并建议从轻处罚。同时,为帮助企业完善法律法规知识,他利用业余时间做了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课件,义务为企业员工授课,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赞扬。
张友富将忠诚、为民、奉献的军人本色延续到了质监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先后7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省级办案能手。他以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