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
“聚变”解答“示范区之问”
“黎明脚步”实实在在推动全民健身
市领导督办解决郑焦城际铁路阻工问题
图片新闻
市领导到焦作电子商务产业园调研
图片新闻
李新平:国检线上把关人
应对新挑战 转型再攻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示范?如何先行?如何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聚变”解答“示范区之问”

作者: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去年是示范区成立之年、启航之年。一年的发展,让示范区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改革举措更加明晰,创新之路更加开阔,一个个“利好”悄然到来: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3.8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2亿元,增长14.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6亿元,增长25.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破“禁锢区”,闯“深水区”,当“先行区”,示范区放眼全国、全省,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探索”,一个个“聚变”奔涌而来:在去年4月份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中,示范区位列豫北片区第一名,获得全市参加观摩历年最好成绩,进入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行列,被授予“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称号;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焦作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进入冲剌,获批在望。

  六项重点驱动力,八个方面做示范,打造五个先行区……一张张恢宏的创新蓝图在示范区大地铺开,示范区人以“聚变”解答如何示范,如何先行,如何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等一个个“示范区之问”。

  “聚变”一:六项重点促发展

  示范区去年对照省、市对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在对接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焦作市水系规划和示范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体两翼”、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围绕“一城一区一改造”(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建设、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六项重点工作的思路。组建重点工作推进小组,制订了行动计划,明确了责任领导、牵头部门、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配套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观摩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实行周通报、月考核、月公示,年底严格兑现奖惩。通过理清发展思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通过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加快了工作进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培育百亿产业集群,加快重点项目建设。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33个市重点建设项目、8个市定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72.9%、141.5%、100%。在建项目107个,54个项目竣工投产,53个项目进展顺利。

  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示范区去年电商产业园完成投资1.8亿元,浪潮、新浪、百度、阿里巴巴等23家知名电商成功入驻,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去年完成投资2.6亿元,新增道路里程15公里,拉大了路网框架,完善了城市功能。

  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示范区去年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示范区投资5700余万元,建成理工大附中续建工程、“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韩公教育园区。

  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去年投资1060万元,完善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工程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推进菜篮子基地、奶牛养殖基地及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创建市级明星合作社、龙头合作社、示范合作社23家;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100亩。蒙牛乳品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河南省畜牧二级产业化集群。

  “聚变”二:八个方面做示范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在构建现代城乡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要求,示范区在八个方面力求做示范。

  在规划引领上做示范。示范区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的有机融合,实现“多规合一”。

  在投资拉动上做示范。今年,全区计划实施项目(第一批)152个,总投资397.2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42.0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3个,总投资107.8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1.35亿元;新开工项目102个,总投资117.87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0.72亿元;前期项目17个,总投资171.57亿元,计划投资70亿元,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在工业转型上做示范。示范区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智能制造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招商引资实施“1132”工程,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签约项目合同总投资达到200亿元。

  在创新驱动上做示范。示范区加快创业中心国家级孵化器、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焦作科技总部新城等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企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焦作科技大市场等创新平台,到今年年底,力争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

  在培育新增点上做示范。示范区着力推进星通北斗、中韩跨境交易等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引进一批专业物流服务商,今年高成长性服务业综合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

  在建设城市功能区上做示范。示范区实施“打通主干道、完善次干道、修好农村道、完善配套、引水入城”战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

  在增强农村活力上做示范。示范区将农业现代化与水系景观营造、创建森林城市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重点建设5个特色农业园区。

  在改善民生上做示范。示范区强化住房牵动、学校牵动,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办好兜底民生、加强基础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尽职尽责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

  “聚变”三:打造五个先行区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城乡一体、产业融合、统筹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的要求,示范区适应新常态,打造五个先行区。

  打造现代城乡体系先行区。示范区以新河中央商务区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加强楼宇经济发展和居住小区、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中心城区的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吸引企业入驻,扩大常住人口规模;以城市水系建设为契机,打造焦作“城市会客厅”。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先行区。今年,重点抓好河南正旭精密3D制造焦作基地、焦作铁路电缆厂中国通号产业园、厦工二期技改扩建、蒙牛乳业纯甄酸奶生产线等重大工业项目,实现一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瞄准装备制造、智能交通、生物医药3个方向加快发展,同时,按照“基地园区化、园区景观化”和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把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与水系景观营造、创森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打造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示范区今年确定了民生十件实事,这是对全区群众的庄严承诺。同时,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为重点,努力打造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把好项目入驻关口,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做到“四个一律不批”,即对不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选址和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对新河、大沙河、蒋沟河、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辖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同时,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涵盖湖泊、河流、人工湿地的示范区城市水系,与全市水系融会贯通。

  打造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示范区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今年,示范区明确了5项改革内容,涉及农村改革、公共资源交易改革、财政制度改革等内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