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范霖和他心中的红外世界
奇葩的“治霾神策”
别让转学“撤销令”为特权捂盖子
强 推
拨通120后该说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奇葩的“治霾神策”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媒体近日报道,继四川省达州市环保部门官员抛出“熏腊肉致霾论”后,重庆市日前再次以环保执法的名义对“烟熏腊肉”开刀,引发舆论关注。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景维隆:为什么北京开APEC会议时出现了“APEC蓝”?为什么南京开青奥会时天空也是湛蓝的?别拿“烟熏腊肉”当环保部门的替罪羊!

  @卓大爷326:重庆雾霾严重是有多重原因的:地形、重工业、交通问题等,单纯把雾霾原因归于“烟熏腊肉”上太牵强。

  @z531312762:制作“烟熏腊肉”肯定是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它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到底能占到多大比重,我相信,相关部门应该是心知肚明的。环保部门与其在“烟熏腊肉”上做文章,不如下大力气关停那些高污染的企业,那才是雾霾产生的最大原因。

  @咏叹生活:中国从农业社会一路走来,舌尖上的美食也是岁月积淀的美好记忆。重庆市的做法和前一段时间专家说炒菜使Pm2.5超标一样,不管其科学性如何,给群众的第一反应就是避重就轻!

  @西溪斜阳:不作为和乱作为是社会发展的阻力,重庆市的做法是这一乱象的典型体现,体现了行政部门的懒政思维。当政府行为涉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时,很容易伤害到群众的感情,造成官民对立的局面,应当及时纠正。

  @夜间列车:为了治理雾霾,环保局也是蛮拼的。但请问:执法人员如何制止人们制作腊肉,难道去每家每户搜查不成?看上去很美的治污措施,最后难免沦为大家的笑柄。

  @怕羞的影子:“烟熏腊肉”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一道美味佳肴,事关民生问题。以环保执法的名义对“烟熏腊肉”开刀之前,相关部门还应多倾听民声,多尊重民意。

  @平常一个人015:腊肉属于熏制食品,是四川、重庆地区民众的家常必备食材。相关部门应该在保证腊肉市场需求的同时,找出一种不污染环境的腊肉制作方法,光禁止不是办法!

  @湖南女子学院讲师张闻骥作家:环保部门黔驴技穷,解决问题避重就轻,真让人忍俊不禁。

  @落雪怎无痕:治理雾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既不能失大,也不能放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重庆对“烟熏腊肉”开刀并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当然之举,我们不能因为好吃这一口就对重庆市的做法说三道四。

  @指尖上的沙:重庆市的做法太牵强,照此逻辑推理的话,以后大家不能炒菜,不能烧水,不能烧烤了!相关部门为什么不拿污染企业和机动车开刀?我想,从根源上找出原因总比选择性执法好,不然,只会招致公众的反感和质疑。

  【下期话题】

  消防队员驱车救小猫

  浪费资源还是尊重生命

  近日,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的一只小猫被老鼠夹子夹住了前爪,当地消防队员接到报警后驱车20公里赶到现场,用钳子钳断了老鼠夹子的铁丝。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人说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