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近日报道,继四川省达州市环保部门官员抛出“熏腊肉致霾论”后,重庆市日前再次以环保执法的名义对“烟熏腊肉”开刀,引发舆论关注。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景维隆:为什么北京开APEC会议时出现了“APEC蓝”?为什么南京开青奥会时天空也是湛蓝的?别拿“烟熏腊肉”当环保部门的替罪羊!
@卓大爷326:重庆雾霾严重是有多重原因的:地形、重工业、交通问题等,单纯把雾霾原因归于“烟熏腊肉”上太牵强。
@z531312762:制作“烟熏腊肉”肯定是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它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到底能占到多大比重,我相信,相关部门应该是心知肚明的。环保部门与其在“烟熏腊肉”上做文章,不如下大力气关停那些高污染的企业,那才是雾霾产生的最大原因。
@咏叹生活:中国从农业社会一路走来,舌尖上的美食也是岁月积淀的美好记忆。重庆市的做法和前一段时间专家说炒菜使Pm2.5超标一样,不管其科学性如何,给群众的第一反应就是避重就轻!
@西溪斜阳:不作为和乱作为是社会发展的阻力,重庆市的做法是这一乱象的典型体现,体现了行政部门的懒政思维。当政府行为涉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时,很容易伤害到群众的感情,造成官民对立的局面,应当及时纠正。
@夜间列车:为了治理雾霾,环保局也是蛮拼的。但请问:执法人员如何制止人们制作腊肉,难道去每家每户搜查不成?看上去很美的治污措施,最后难免沦为大家的笑柄。
@怕羞的影子:“烟熏腊肉”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一道美味佳肴,事关民生问题。以环保执法的名义对“烟熏腊肉”开刀之前,相关部门还应多倾听民声,多尊重民意。
@平常一个人015:腊肉属于熏制食品,是四川、重庆地区民众的家常必备食材。相关部门应该在保证腊肉市场需求的同时,找出一种不污染环境的腊肉制作方法,光禁止不是办法!
@湖南女子学院讲师张闻骥作家:环保部门黔驴技穷,解决问题避重就轻,真让人忍俊不禁。
@落雪怎无痕:治理雾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既不能失大,也不能放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重庆对“烟熏腊肉”开刀并不是避重就轻,而是当然之举,我们不能因为好吃这一口就对重庆市的做法说三道四。
@指尖上的沙:重庆市的做法太牵强,照此逻辑推理的话,以后大家不能炒菜,不能烧水,不能烧烤了!相关部门为什么不拿污染企业和机动车开刀?我想,从根源上找出原因总比选择性执法好,不然,只会招致公众的反感和质疑。
【下期话题】
消防队员驱车救小猫
浪费资源还是尊重生命
近日,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的一只小猫被老鼠夹子夹住了前爪,当地消防队员接到报警后驱车20公里赶到现场,用钳子钳断了老鼠夹子的铁丝。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人说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