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急、危、重病或意外受伤时,人人都知道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可当真的遇到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时,你是否能用好这条“救命热线”?这两天,一则《人人都知120是“救命热线”但仅有1%的人知道如何打》的微信在朋友圈里传播,对照一看,的确有很多细节是我们在最危急的时候容易遗忘的。
(据《扬子晚报》)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一旦自己或身边的人遇到急、危、重病或意外受伤时,要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但是,当我们真正遇到以上所说的紧急情况,很多人等电话通了以后,除了一句“这里有人病了,快来救人”或者“这里有人受伤了,快来救人”之外,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按照在微信朋友圈热传的这条微信的说法,虽然人人都知道120,却只有1%的人知道如何正确拨打120。
实际上,对于作为“救命热线”的120急救电话,公众如何正确、科学、有效使用是大有讲究的。尤其当病人遇到紧急情况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赛跑,都决定着一条生命的生与死,只有最简洁且最有效的求救方式,才能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条名为《人人都知道120是“救命热线”但仅有1%的人知道如何打》的微信,既称得上是一次医学科普,也称得上是一条危急时刻的“救命指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拨打120电话者要争取使用普通话和120的调度员进行沟通,而尽量避免使用土话、方言、客家话等,以免对方不理解,或者是产生误解而耽误抢救时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求救人要准确报告病人所在的位置,位置报告得越准确,120急救人员就越容易找到,进而为抢救节省更多时间。这里所说的“准确”,既包括街道、小区的标准名称和楼栋以及门牌号码,同时也包括附近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场所、建筑物等,以方便急救人员及时赶到。
有了准确的位置之后,求救人还要记得留给120调度员一个随时能够取得联系的电话号码。这样一方面方便急救人员找不到地方的时候随时沟通联系;另一方面也方便拨打电话者根据急救医生的指导采取一些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为患者争取时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拨打120者还可以把患者之所以需要抢救的原因、目前所表现出的症状以及以往的病史一并报告给120,这样医生到达现场后,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抢救,同样可以为成功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让每个人都学会正确、科学地拨打120急救电话,就能帮助更多人脱离死神的魔爪,避免悲剧的发生。而除了网友这种自发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拨打120的常识之外,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大此类医学科普的宣传力度,帮助公众掌握基本的救命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