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爱县职业中专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办学,坚持服务于县域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把职业中专建设成新生劳动力技能提高的摇篮、产业工人培训配送中心、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平台,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树立起了过硬的职教品牌。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2014年,该校成功申报1380万元的国家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项目,规划建设了8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主要用于技术培训和实践技能教学。同时,该校被评为首批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先后获得“以奖代补”资金355万元,主要用于内涵建设,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不断增强办学活力。该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模式,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是坚持“围绕市场办专业,围绕企业搞实训,围绕岗位设课程,围绕需求育人才”的思路,开放办学,与好友轮胎、燕京啤酒、海华纺织、中原种植合作社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二是积极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创新专业设置,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职业岗位标准,加强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精品专业建设。同时,该校用吸引社会集资的方式,共投资50余万元完成了餐厅改造工程;投资90万元完成了师生澡堂建设,为提升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引企入校”,拉动汽修专业和电子商务等专业蓬勃发展。该校和万方驾校合作,由企业投资200万元完成了汽车驾驶和维修基地建设,汽修专业学生每周可以有两天免费实习实践机会;在市和县工信局、教育局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该校经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和福建龙岩博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企业投资60万元打造电子商务实训平台,既可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实习实践需求,又可促进电子商务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截至目前,该校利用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共培养实用人才1000多人。四是强化短期培训工作。2014年,该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企业员工2000人次,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去年10~11月份,该校和县劳动局结合,对新世纪公司600多名职工分期进行国学经典、市场营销方面的培训;12月,种植专业100余名师生活跃在河南鸿瑞农业科技公司和海林农业合作社的田间地头,进行果树修建、葡萄嫁接等专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以质量提升为动力,不断提升办学层次。该校紧紧围绕“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路,不仅注重培养通晓市场开拓、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经营管理人才,还注重培养精通适应地方建设、产业培育等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高考成绩喜人。2014年,该校参加统招84人,本科上线26人,本科上线率达31%。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6年位居全市职业学校前茅。在2014年焦作市教育质量奖评选中,博爱县获“县市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综合奖”一等奖;该校获“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奖”二等奖,并获得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专项资金80万元。二是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去年6月中旬,在江苏南京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荣获艺术插花项目国家级三等奖。这是继2010年该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比赛荣获种子质量检测二等奖以来,又一次荣获的全国大奖。去年11月份,该校选派选手参加省级素质能力大赛中的7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硬笔书法获一等奖;国学经典诵读、毛笔书法、英语演讲和三人篮球获二等奖;象棋和word应用文写作获三等奖,优异的成绩受到了省、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社团活动亮点纷呈。该校在抓好正常教学的基础上,组建了艺术插花、街舞、吉他、文学社、合唱队、轮滑等34个学生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每周三下午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切实掌握一技之长,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既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整体转型升级,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才出彩,从而汇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正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所在。
风起扬帆正当时,乘风踏浪谱华章。在未来的征程上,博爱县职业中专这艘航船,将以其独有的大气魄、大思路、大手笔,朝着建成全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目标乘风破浪,书写职业教育新的辉煌。
郝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