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2015年春节市场物价大检查开始
我国拟明确医疗机构制剂
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变相销售
图片新闻
上周我市生活必需品价格涨跌互现
教育部等三部门:未经批准备案地方不得举办任何层次医学类专业教育
微商: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何领取 丧葬补助费
网上能买汽车票吗
代扣公积金后 多久转入个人账户
随手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商: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本报记者 高新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微商,原意是指在移动端上进行商品售卖的小商家。现在随着微信这一社交工具的迅速普及,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产品销售的人越来越多,或天天刷屏、或群发消息向好友推荐,依托微信平台出现的微商行业悄然兴起,所有微信用户的朋友圈成了微商必争之地。

  那么,这样一种营销模式是否被大众所接受?销售的产品是否有质量保障?该如何看待微商这一新兴群体?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微商和微信用户了解情况。

  “暴力营销”惹人烦

  “你看,我的微信好友共有100多个,仅做微商的就有20多个,每天推销刷屏让人不胜其烦。”家住马村区的张女士拿起手机指给记者看。她说,朋友圈本来是大家分享平时点滴生活的地方,自己也喜欢把一些高兴的事在朋友圈里分享。但自从有了微商以后,张女士朋友圈里就时常充斥着商品信息,为此她把很多以前关系不错的微信朋友拉入了黑名单,屏蔽了对方的朋友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微商这个职业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职业,多数微商采用的是“暴力营销”模式,他们将商品图片与文字描述发表在朋友圈上,并通过不断刷朋友圈来获取关注度。这虽然达到了吸引眼球的目的,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

  在采访中,部分微商对这一现象也表示很无奈。做微商的曹女士告诉记者,刷朋友圈是最快、最便捷的推销方式,虽然针对性不强,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但确实蕴含着不少商机,是许多微商较为推崇的方式。有时候被屏蔽的多了,只能自己再去网上搜索一些微信号加为好友。

  价格混乱让人忧

  除了推销模式,微商最让微友反感的就是同样的商品却价格相差较大。家住山阳区的周女士就遇到了这样一件烦心事。“前段时间天气变冷以后,就一直想买一个质量好的皮手套,当时正好看到一个朋友在微信圈里销售此类产品,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双。”周女士说,购买时因为相信朋友,并没有讨价还价。结果几天后在别人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同样的手套,价格却比自己买的便宜很多。经过这次经历后,周女士已经对微商敬而远之,宁愿自己多跑跑腿,也不愿图省事买微商的东西了。

  资深微商李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微商的主要进货渠道、销售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直销。她通过批量进货,低价从上家拿货,然后再加价卖给微信中的朋友。据介绍,李女士销售的产品,仅焦作市区就有多个微商同时代理,但销售价格却大不相同,最多能差出三成左右,而这全由微商自己决定。

  维权困难需谨慎

  “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我们现在并不提倡微商这一营销方式。”市工商局市场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微商目前的营销模式,普遍被认为是自然人交易。由于法律方面的欠缺,管理机制不完善,商品一旦出现问题,维权十分困难。

  据了解,利用微信朋友圈平台进行商品销售,因为购买主体不明确,商家的地域性难以确定,甚至名字都是假的,如果市民遇到消费欺诈、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维权,就会遇到困难。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虚拟平台上购买商品,最好选择有完善管理机制的正规购物平台,像淘宝网等此类网站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对网店的管理、注册有一些相关规定,可以对商家起到有效的管理、制约。同时,购物时要牢记索要购物凭证,以便在维权时能够提供有效证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