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
2014年,市统计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统计局工作部署,以提升统计服务为根本,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推进统计改革为主线,解放思想,奋力开拓,着眼全局,克难攻坚,全面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盘点我市统计工作,主要有四大亮点。
亮点一
精心组织 普查调查任务圆满完成
一年来,市统计局把普查和常规调查作为事关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圆满完成经济普查及各项调查任务。
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我市统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局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普查机构成立、普查员选调、普查培训、普查登记、数据汇总、数据质量抽查、普查重大课题分析招标等各项工作任务。在圆满完成上级布置普查工作的同时,该局始终把经济普查作为焦作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来谋划、来推进。针对我市服务业统计存在“两个偏低”(增速偏低、比重偏低)的问题,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稳步推进,使服务业增加值率偏低的状况得以扭转。
认真开展大城市劳动力调查。市统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把控数据质量。梳理总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失业人口等数据,对不合理数据直接查询到调查户。采取用PDA录表的方式,直接培训到小区调查员,保证用PDA录入的调查数据和网上数据保持基本一致,在全省的劳动力调查中保持了使用PDA录入领先的地位。针对大城市劳动力调查认真分析研究,撰写了《建立专业劳动力调查员队伍浅议》《劳动力调查的数据质量控制建议》等报告,为领导部门研究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圆满完成各项常规统计调查任务。市统计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准确、及时、全面完成了各项专业统计年报和定报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全国第六次投入产出调查、文化产业调查、道路运输抽样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继续开展了全面小康进程、妇女儿童“两纲”“五区”等统计监测,启动了经济转型示范市、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区等统计监测工作。
亮点二
站位全局 服务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年来,市统计局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渠道,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为我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市统计局针对去年年初以来全市经济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站位全局,主动作为,为服务全市“稳运行保增长”提供了优质统计服务。全年全局共撰写统计分析105篇,被市以上领导批示19篇,其中被市委书记孙立坤批示6篇。在市社科联立项的27篇调研课题全部获奖,市统计学会连续5年被评为焦作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调研活动先进单位。
提高服务时效性。创办《统计快报》,每月第一时间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提供决策服务,服务市委、市政府更加积极主动。
拓宽服务领域。积极为建设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保障民生、产业集聚区建设等重大决策活动提供服务。开展了工企经济发展环境专项调查、焦作市公交满意度调查、焦作市居民用热调查等专项调查等。向市政府建议在全市开展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程,获市政府采纳。协调市发改委等9个相关部门,完成了资源枯竭城市统计数据收集上报工作,并获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的批示。全程参与全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县区考核,为全市有效节约工业用水提供保障。积极参与市人大开展的优化经济环境评议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咨询服务模式。市统计局积极创办《统计手机报》,充分利用现代移动通信的渠道优势和手机媒体覆盖面广、传播迅速、互动性强、阅读方便等特点,纵览全国、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及时掌握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努力打造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载体。同时,进一步扩大了统计宣传覆盖面,提高了服务能力。
服务社会公众更加注重实效。定期发布有关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数据,如经济增长、物价指数、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性支出、职工工资水平等,供社会公众参考使用并指导社会生活。全年发布统计信息726条,接受公众数据查询450余次。以“高效、便民、规范”的统计服务,满足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亮点三
积极探索 统计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市统计部门把统计改革和创新作为统计工作的灵魂,提高了数据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创新完善服务业统计方法制度。市统计局针对服务业“两个偏低”问题,专门成立服务业统计办公室,加强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确保服务业单位“应入尽入,应统尽统”;加强工作制度建设,在年报、季报期间及时审核,严格把关,对主要指标进行二次核查,确保服务业基层数据质量;主动承担省级课题研究,申报立项并完成了《河南省服务业发展差异与评价研究》课题。
“三公”(公开、公平、公正)统计取得新突破。市统计部门要求各业务科室修订完善数据评估方案,并将方案对县市区进行公开,对主要统计数据的评估过程、结果进行公开,减少个人行为对数据的干扰,使各县市区数据准确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认真开展投资改革试点工作。我市作为全省开展投资改革试点工作的5个地市之一,科学筹备、精心组织,在修武县和博爱县进行了试点工作。特邀请市审计部门专家分6批次对两县业务骨干进行财务知识专业培训,确保了企业报表顺利上报。为全省、全市新的投资统计制度的推行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为2015年投资专业在双轨制运行中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奠定坚实基础。
认真做好“五区”监测评价工作。市统计部门研究建立了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统计监测办法,制定统计调查制度,注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及时提出决策建议,完善“五区”考核评价办法,为“五区”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亮点四
多措并举 统计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市统计部门把提升统计服务保障能力当作统计改革发展的基石,多管齐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法治型机关”创建取得新突破。去年,全市统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肃查处统计违纪违规案件,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强化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狠抓作风建设,坚决抵制和反对统计上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坚持不懈巩固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和好做法长效化、有效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化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惩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的领导责任。始终坚守统计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了真实统计、科学统计和依法统计。
统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市统计局利用现有统计专网,对市局视频会议室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视频会议主会场功能;指导所辖的六县(市)一区完成视频会议室分会场的建设工作,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室的互联对接。全市统计系统从打造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高度出发,更新了统计装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统计信息化水平。
统计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统计系统积极推行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认定工作,培训统计从业资格人员210多人,近5年为全市3000多名统计人员颁发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使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统计意识得到显著增强。不断充实和加强县级和乡级统计力量,“五区”组建和落实了统计机构及统计人员,并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建立了统计工作制度,提高了组织管理区域内统计工作的能力。
本版图片均由市统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