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我市农业部门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去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206.3万吨,历史性实现“十一连增”,其中,小麦总产110.13万吨,连续8年超百万吨,平均亩产513.7公斤,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筑牢增产基础。我市按照《焦作市高标准粮田建设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以县市为主体,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集中投入高标准粮田建设,确保建成的高标准粮田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配套。去年全市共整合发改、农开、国土、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3.99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27.4万亩,万亩方22个,千亩方12个,百亩方3个。全市累计建成111.3万亩“田地平整肥沃、排灌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示范带动。我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六统一”技术模式和“六有”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产集成技术体系,做到了看有典型、学有样板,促进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去年全市共建设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78个,超高产攻关田99个,总面积达166.3万亩。经国家小麦、玉米专家验收,去年我市粮食高产创建再创8项新纪录。其中,修武县郇封镇小位村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平均亩产821.7公斤,一举跨越800公斤大关,实现了我国冬小麦亩产历史性的突破。温县祥云镇玉米新品种豫安3号15亩超高产攻关田,经实打测产平均亩产达到1031公斤。
——加强技术服务。我市深入开展科技人员包村行动,组织458名科技人员,分包全市1832个有耕地的行政村开展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指导农民群众全面落实机械深耕、秸秆还田、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一喷三防、肥水调控、应变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为粮食生产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全市包村技术人员共入户指导6.76万次,直接指导农户29.64万户(次),培训农民67.06万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82.39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