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要加速,交通须先行。
2014年,武陟县交通发展负重拼搏,硕果累累:谋划了“回”字形城市环线;实施了S104线、老詹泗路、和平路改造等9条干线公路和城区道路工程;完成了总长152.6公里的农村道路建设;郑焦城际铁路、武云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一横三纵国道、七横七纵省道、回字形城市环线、纵横交织县乡道路”的大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城乡,因交通优化而更加畅达;经济,因交通支撑而更加殷实;人民,因交通改善而更加幸福。
波澜壮阔修路潮
武陟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实施交通支撑战略的重大决策,得到全县上下的广泛认可和衷心拥护。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被空前释放,如同一粒饱满的种子,一经播撒,便与土地融为一体,开出金灿灿的花朵,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干线公路建设如火如荼。郑常线二改一(绕城线)建设工程已完工,其中绕城段全长3.65公里,总投资4300万元;詹店段全长5公里,总投资3400万元。S104线杜村至西水寨段大修工程,全长7.89公里,总投资1500万元,已竣工;S309获轵线沁河桥大修工程,全长1.2公里,总投资2130万元,已竣工通车。
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农村公路152.6公里,建设桥梁5座,完成投资1.14亿元;完成了总投资246万元的五老路(乔庙乡至武孟线)2公里改建项目。
城区公路改造有序推进。老沁河桥至文化路武陟一中分校西邻大修工程,总长500米,投资70余万元,工程已竣工;兴华路大修改造工程,全长773米,总投资800万元,已完成投资45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和平路(二干排至朝阳二路)、朝阳二路(和平路至黄河路)改造工程已完工,极大地缓解了城区内交通拥堵问题。
连接“八区”交通网络建设明显加快。产业集聚区兴业路东延工程,总长1.32公里,已完成沥青油面铺设,开始标线;郑焦城际西路总长1.606公里,宽40米,已完成路基600米、雨污水管网500米;建业路总长2.03公里,宽40米,已开始附属物清理工作。詹店新区泰安路管网工程总长为双侧1.5公里,目前管网敷设已完成,双侧盖板完工1.3公里。
数字是枯燥的,但对于武陟县交通公路战线而言,这些数字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谱写出2014年交通道路建设的胜利之歌。
建管并举重养护
人常说,交通道路“三分建、七分养”。
为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该县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养并重、有路必养、群专结合、确保长效”的管养原则,定路段、定任务、定标准、保畅通,全面加大县、乡、村三级公路管理养护力度,提高了公路使用寿命,保障了公路畅通。
截至目前,该县共整修路肩边坡17万平方米,巡路保洁106公里,抚育路林78.5公里,沥青灌缝11.2公里;路面铣刨21922平方米,标线2556平方米,补栽公路碑、百米桩278块,补栽警示桩20根,整修路肩边坡77万平方米,疏通边沟169万米,处理水毁冲沟8900立方米,绿化管护112万平方米,路树、路缘石刷白14.9万米,油漆桥护栏、标志杆、公里碑、百米桩、警示桩280万平方米,土埂撒灰线17.8万米,清运垃圾780立方米。同时,利用S104线改建时机,投入资金33.6万元,将560棵垂柳移植到S309线谢旗营段,并完成了二次浇水工作,确保了绿化成活率达95%以上,形成了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
2014年,该县阳魁线、五老线、武孟线、铺东线、南渠线5条路段,共计57.75公里,已通过省级文明示范路验收。同时,基本实现乡镇管养站规范化管理。乡镇管养站规范化管理成效显著,2014年6月24日,全省农村公路乡镇管养站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并到北郭乡进行实地观摩。
道路畅通百业兴
一条条平坦、宽敞的道路犹如生命线,贯通着郑州、焦作、新乡、洛阳及山西晋城5个城市的大动脉,滋润着全县74万人民。
沿着这条生命线,该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幅幅宏伟蓝图正在演绎着一幕幕鲜活大戏:国药容生中原医药产业园、黄河粮油食品装备等一批批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争先发力,迅速成长为助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平安城市、智慧电力、智慧环保、新警务通、工商移动执法、电子政务、电子审批监察系统等领域成效显著,成为全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的智慧引擎;老城区、木栾新区、产业集聚区等5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建设风生水起,构建城乡联动大格局;特色农业园区示范带动,招来多方客商,农业产业化发展蹄疾步稳。
“踏遍青山人未老,笑展宏图路犹长”。回首2014年,我们深感欣慰,武陟县交通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绵延四方的致富坦途,更是扎实苦干、跨越争先的壮志豪情;展望未来,我们坚信,随着交通支撑战略的实施,未来武陟大地将有更加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完善的交通体系在不断延伸。 郭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