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人们都会丢弃大量生活垃圾,环卫工人再将垃圾收走。可是,大家知道垃圾被收走后,会经过怎样一番“旅行”吗?垃圾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请大家跟随一袋垃圾,进行一次特别的“旅行”——
我是一个塑料袋,曾经装过许多东西。有一天,人们不用我了,便把我装满果皮、废弃物丢在路边的垃圾箱里。
在市建设路旁的垃圾箱里,还没躺几分钟,我就被一位拾荒者解开“衣裳”,将里面的废报纸、塑料瓶等有价值的物品一一挑走。对此,我有些窃喜,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经历了拾荒者的挑选,早上5点钟,我被前来上班的环卫工人移出垃圾箱,装到垃圾车内,不久我被送到了市果园路上的一个垃圾中转站。
我和其他被运往这里的垃圾一起静静地待在这里,等待转运司机的到来。这家中转站有两个集装箱,箱体嵌在地面以下并进行了覆盖。很快,我所在的垃圾箱就装满了。
“嘀嘀!”随着垃圾运输车的到来,我所在的垃圾集装箱被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吊起,放在一辆车上。一路颠簸之后,我终于走出了城市,来到位于市丰收路市委党校后边的一个集中地,这里有成千上万和我一样的生活垃圾。在这里,人们忙着把从市区运往这里的垃圾装上大卡车,然后,满载垃圾的大卡车一辆辆地接踵而去。
一小时之后,我也被装上大卡车运到了29公里之外的修武县周流村南市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在处置管理站门口,我经过地磅称重后就到了填埋区。在这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把垃圾推平,听周围的同伴议论,填埋场下边铺设有特殊的薄膜,因为我们的体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果不采取措施,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随后,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我和同伴们被层层掩埋。
如果你觉得现在就是我的终点站,那就错了。在填埋场没待多久,我就流出了渗沥液,液体流到薄膜上后,沿着建在薄膜下的导管进入了污水池,在这里静置一段时间后,液体被抽水泵抽到了污水处理设备中,经过厌氧、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反渗透等深度处理程序,液体转化成了中水,被用来在厂区进行绿化。
此外,我的体内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我们被掩埋后,就会发酵产生有用的物质,我的同伴告诉我,等到这个垃圾填埋场完成一定的填埋储量后,就会进行封场绿化,在我们的上边会种植树木,我们身上的有用物质会被树木所吸收,这才也真正实现了我“旅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