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春色秋雨,日月如梭,我市城市水系建设经过两年奋战,喜结硕果,一幅“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泛轻舟,五库六湖嵌明珠,湿地生态现美景”的城市水系蓝图已经揭开神秘面纱,绽放出迷人风采。
隆冬时节,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我市城市水系由四廊六脉、五库六湖、东西湿地编织而成,以拦蓄雨洪水,引来黄河、沁河、丹河水,留住过境水为水源支撑。整个水系由相连相通、纵横交织的中小河流相连接,构成城市水网,五库六湖点缀其间,形成生态水系格局的秀美景色。
奔流不息的黄、沁河水,被成功引入城市水系,改写了在家门口用不上黄、沁河水的历史,经济社会效益也凸显出来。面对去年的63年以来最严重干旱,引黄入焦工程大显神威,干渠沿线群众浇上玉米“保命水”,去年秋季玉米单产喜获大丰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引黄入焦工程每年可引水5300万立方米,为我市工业、农业、生态和景观提供用水,仅新增灌溉面积就多达15万亩。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大趋势下,确保水资源有效供给,将是留给焦作子孙后代的一笔巨大财富。
龙源湖3次引地表水入湖,变成了一湖活水、清水,改善了生态环境,飞鸟成群的水面景观和动人景色引来八方游客。沁阳“骑行天下”俱乐部的12名队员在市龙源湖公园观赏后赞不绝口,领队宋雷生说:“没想到焦作还有这么大、这么美的湖,生态好、环境美,提高了城市品位。”
12公里长的大沙河带状湿地建设接近尾声,焦克路桥上游2公里河道建设初见成效,河道内栽种以芦苇、蒲草、荷花、红柳为主的生态水生植物,堤外是50米绿化长廊,已初现生态体验、水景观、亲水游、田园风景等休闲景观。每到节假日,都有许多人来此郊游、休闲、健身。
18.5公里长的大沙河治理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大沙河民主路至中原路段已形成5.4公里长、120米至220米宽的景观水面。
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灵泉湖和吴泽湖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些工程可望明年建成投用。
据了解,规模宏大的城市水系建成后,将给我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城市水系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价值,更有利于建设国际旅游之城、山水园林之城和生态宜居之城。
城市水系可有效保障灌溉及工业用水,大大小小的蓄水工程能解决70万亩耕地的灌溉需求,可保障产业集聚区工业用水之需,使未来工业发展有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城市水系可保障城区防洪安全,利用河、湖、库、渠,通过拦、引、蓄等措施,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有效保障城区安全。
城市水系可有效改善城区气候,有效提高城区湿度,改善空气质量,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水系通过蓄水、输水工程和人工湖、湿地,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对提升周边地下水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