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去年1月8日,是怀川儿女最难忘的一天,因为这天,奔流不息的黄河水,终于按照我市人民的意愿,被成功引入城市水系,这是我市强力推进城市水系建设、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美丽焦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引黄入焦工程的上马,是我市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国际旅游之城、山水园林之城、生态宜居之城的战略高度出发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推动城市转型、建设美丽焦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河南省分配我市引黄指标2.35亿立方米,引沁指标2.33亿立方米。前些年,我市实际每年引黄总量0.4亿立方米,引沁总量不足1亿立方米,大量引水指标白白浪费。为此,我市从发展、生态、稳粮、民生的高度作出了引黄入焦的战略决策。
引黄入焦工程作为城市水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干渠依托引黄沁北灌区,南接武陟县沁南干渠,北至大沙河,涉及武陟县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工程包括新建沁北总干渠12.92公里,进水闸、退水闸、防洪闸、节制闸和分水闸9座,穿沁河、蒋沟河倒虹吸2座,路渠交叉建筑物24座。工程永久占地460亩,总投资1.6亿元。引黄入焦工程投用后,年可引水330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为粮食安全提供水源保障,缓解项目区内水资源紧缺状况,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二、三产业提供用水,同时为大沙河提供稳定的生态景观水源。
引黄入焦工程的建成投用,是我市城市水系建设的重大成果,不仅彻底改写了在家门口用不上黄河水的历史,在我市水利发展史和城市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必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支撑转型,给力发展,惠及民生,泽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