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穿行在孟州市广袤的大地上,一座座高温大棚连绵不断,一排排暖棚圈舍内鸡肥牛壮,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荡漾在农民脸上……这些无不昭示着现代农业已在孟州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品、高效、高端方向转变。”近年来,孟州市决策层对于传统农业的提升有了更新的认识。
从粮食的高产创建到反季蔬菜的俏销,从肉鸭饲养到肉品加工,从家庭农场兴起到农业园区建设,孟州在现代农业的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实现了夏粮生产“十一连增”;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214元,同比增长11.5%;全市集中连片的5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37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49.78%;发展合作社484家,辐射带动农户达4.28万户。
孟州走出了以小麦高产创建、四园四区示范、产业集群培育为主,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园区化、产业化经营为鲜明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规模化布局,“双高”创建保基础
昨日,在位于该市南庄镇上口村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里,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东平正在田里指导农户进行冬季麦田管理。邓东平告诉笔者,依托高产创建,农民有了政策扶持、技术保障,今年仍有信心再夺小麦丰收。
该市通过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重点落实统一秸秆还田、统一土壤处理、统一测土配肥、统一种子品种,成了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的融合协作创建格局,现代农业发展的“底盘”更加稳固。截至2014年年底,该市累计投入资金1.93亿元,建成7个万亩方、13个千亩方、9个百亩方,高标准粮田总面积达到13.44万亩。
同时,该市在焦作率先申报并建成3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农业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及农业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为粮食增产丰收筑牢了根基。近年来,该市先后4次刷新全国小麦高产纪录,2014年度全市38.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62.5公斤,较上年增加2.3公斤,总产达21.431万吨,实现夏粮“十一连增”,10.6万亩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区平均亩产623.76公斤,超过创建目标20公斤以上。
标准化生产,园区经营促转变
“围绕标准化、园区化发展,不仅让现代农业接上了作为‘二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也连接了作为‘三产’的休闲农业,延伸了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我市现代农业‘产、加、销,种、养、游’一体化发展路径日渐清晰。”该市农业局局长刘文升说。“接二连三”已成为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目前,该市以建设标准化园区为依托,形成了以玉米深加工示范区、高标准万亩粮食示范区、畜牧业产业集聚区、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区为代表的“四区”,以无公害设施农业示范园、城伯镇天邦农业示范园、全义农场无公害韭菜示范园及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园为代表的“四园”。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累计建成“三品一标”基地8.3万亩,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产品认证16个,现代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全义农场、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广惠果业合作社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日前,该市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黄河蔬菜专业合作社又喜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跻身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行列。
产业化发力,农业效益快提升
在孟州奥森人造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寻常的树枝、木材加工边角料、农作物秸秆等这些“农林三剩物”,经过削片、磨机、压机、砂光等工序后,成为优质的高密度人造纤维板材,价值实现了数十倍、上百倍的增长。该公司扩建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优质高密度板材生产厂家,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利税2.8亿元。
奥森公司是孟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重点培育了玉米、面品、人造板、肉品、饮品等五大类9个农业产业化集群,一大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上规模的生产经营群体发展迅猛。2014年,鸿基农牧、禾正茂、平康农牧3家企业分别成功跻身省级、焦作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华兴玉米农业产业化集群、鑫源玉米产业化集群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焦作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鸿基畜禽省产业化集群正在认定之中。
此外,该市按照“东粮、西果、南药、北菜”的总体思路,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集群,形成了小麦高产创建、万亩韭菜、丘陵区苹果、滩区中药材、平康农牧养猪、鸿基牧业养鸭、康达尔农牧养鱼等十大集群发展齐头并进、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217家,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7家。以华兴、鑫源、金玉米等省重点龙头企业为主的玉米加工企业群,主要产品涵盖食用酒精、醋酸乙酯、玉米淀粉、阿斯巴甜等多个种类,粮食加工能力达200万吨,年实现利税1.1亿元。 牛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