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村民警吕自强慷慨解囊,为磨头镇王堡村身患重病村民捐款捐物;磨头镇崔庄警务室民警薛骁玻利用视频监控两小时,帮助村民找回走失儿童;许良镇三栗庄村包村民警魏振东在走访群众时突遇犯罪嫌疑人,将其当场抓获……天冷情暖,隆冬时节的博爱县村村落落,随处涌动着爱民为民的热潮。随着“一村一警”新型警务模式的持续推进,农村的治安难题逐一得到破解,难事儿、烦心事儿有人上门管,农民的心气儿更顺了。
去年10月中旬以来,博爱县紧紧围绕“警民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基层基础牢固、治安防控有力”的工作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行“一村一警”“一村多警”警务机制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成警务工作站182个,配备了250名包村民警,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警力下沉村村有警卫:民警成了群众信得过的自己人
在实施“一村一警”工作中,该县民警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和群众交友谈心,实现了既进得了门、又说得上话、更交得上心的目标。磨头派出所利用每月“两述一评”报告会的形式,实现了民警与群众间的“零距离”接触,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拉家常、谈心,了解群众困难,接通了“地气”,警民关系更加和谐。包村民警马斌热心帮助狮口村困难群众胡某,鼓励他振作起来。看到胡某生活困难,马斌慷慨解囊,为他捐款捐物,以解燃眉之急,胡某表示放下思想包袱,振作精神,早日走出困境。
分包乡村天天见民警:警务前移到群众家门口
该县包村民警到位后,在关爱留守老人、办理低保、二代身份证等方面尽可能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受到了村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许良镇冯竹园村包村民警胡海峰在走访中获悉,该村一位八旬老人由于儿女长年在外工作,急需补办户口簿时,他立即与派出所户籍民警联系,并亲自跑到派出所讲明老人面临的实际情况,很快为老人补办了新的户口簿。看到崭新的户口簿,老人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颤抖着双手从民警手中接过户口簿。邻居冯大妈感触地说:“非亲非故的,学雷锋做好事,这孩子真是好人。”崔庄警务室民警薛骁玻急群众之所急,利用视频监控,两小时帮助村民找回走失儿童,受到了孩子父母及亲友的高度赞扬。据统计,该县开展“一村一警”警务机制以来,包村民警共为群众办理二代身份证26个,为群众申请办理低保手续3人,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18件。
打防结合夯实根基:农村治安防控有了新提升
通过实施“一村一警”警务机制,该县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全体包村民警按照“五项职责”要求,在所包村深入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巡逻防控、安全检查等工作,加强对维稳信息、宗教场所、特殊群体的排查掌控,使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与此同时,该县包村民警还把服务群众作为“一村一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在做好群众工作上下功夫,重点突出为民服务、突出夯实基层基础、突出保障民安。他们走上街头向群众散发安全宣传资料,传授防诈骗、防盗窃知识和技巧,接受群众法律咨询。许良镇三栗庄村包村民警魏振东从案件民警口中获知自己所包村庄最近发生一起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件,嫌疑人还未归案,于是魏振东牢牢把该嫌疑人的基本情况、相貌特征暗记在心,后来在该村走访群众时,获知涉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家附近出现,他在与案件民警积极联系的同时,对嫌疑人秘密跟踪,进行监控,并与闻讯赶来的民警一起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一村一警”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见警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该县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博爱县包村民警共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份,及时收集民情民意123条,化解矛盾纠纷65起,消除治安、消防安全隐患37处,为群众办实事60余件。
包村民警值守从严:民警全力维护选举秩序
去年11月份以来,该县把全力确保农村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作为“一村一警”工作重点,采取多项措施,有力维护了全县农村村委会换届期间治安秩序的稳定。一是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走访。该县公安局严格实行局领导包乡镇、民警包村工作机制,分级与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接,全警动员,及早动手,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杜绝扰乱选举事件的发生,确保选举工作有序进行。二是逐户走访,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该县组织民警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咨询讲座,并利用“两述一评”报告会、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介,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河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选举、公正选举,确保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换届选举期间,该县包村民警先后走访群众2万余人,召开座谈会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起。三是提前介入,消除“外忧内患”。该县包村民警在土地、宅基地、承租等方面,主动与村组干部结合,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及时排查,重点排查宗派势力、干群矛盾、邻里纠纷以及涉及选举的违法犯罪线索等,对可能影响正常选举的人和事,有针对性地采取稳控、化解措施,力求矛盾纠纷不激化、不扩大,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