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梁玉顺
文昌街道去年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强工业、优农业、抓民生、促和谐,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实现赶超跨越、争先进位。截至去年11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1亿元,同比增长7.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17.3%;利税达2.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03.05万元,同比增长62%。
回眸2014年,敢担当奋力争先
新型工业推进有力。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等产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实现总量提升。一是着力抓招商。依托示范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动员辖区机关干部、群众和企业负责人,充分利用人脉优势,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招商活动。目前,引进了总投资13亿元的天宝桓祥项目和北霍村肉牛养殖项目。其中,北京智博利源铝合型材项目正在深度洽谈,确保完成全年招商任务。二是着力抓好在建项目。加大天宝桓祥、大江重工、中轴矿山、瑞诚机械、千年冷冻等5个装备制造项目和华晶金刚石新材料项目以及名仁天然药物年产均达1亿瓶怀药饮料、无汽苏打水食品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三是着力抓好新开工项目。全力抓好滨湖变电站、正旭航空航天3D打印、高端电子物流国药集散母港项目建设。从项目入驻到开工建设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入驻项目水、电、路、通信、土地“四通一平”。四是着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黄河大道、云阳路、海棠街、紫荆大道、南洋大道、神州东路、S308、S104、兴商街等市区9条道路的征迁工作。目前,辖区初步形成了以朱庄为中心的中原路工业区;以新安镇、辛庄村为中心的黄河路工业区和以李屯、孙村为中心的丰收路工业区格局。三个工业区共入驻项目86个,总投资72.3亿元,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服务等为主的三大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态势。
现代农业发展强劲。一是合作社建设成效明显。辖区合作社数量达46家。金久福果蔬种植、共利种植及常兴农机、千叶蔬菜种植、诚信农机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分别完成了市级明星合作社和市级龙头合作社的申报工作。另外,汇通养殖、桃园奶牛等9家合作社还完成市级示范合作社的申报工作。二是种植养殖规模得到提升。种植上,“三基地”“三园区”初具规模。“三基地”,即金久福、大寨、西长位三个620座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三园区”,即辛庄村750亩林果种植园区;以刘范村为中心的万亩花生园区以及以延陵为中心的万亩蔬菜园区。三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100亩,辖区土地流转面积达9727亩;高标准完成济新高速70亩绿化和北高村林业生态村建设及农田、河道林网建设,辖区共植树12万棵,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完成了大沙河文昌段主河道的3800余亩用地征迁和中原路西侧铁匠庄、前南谢、姚郭庄段的绿化用地工作。四是新型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新社区的总体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规划等,把久翠园社区作为突破口率先推进,力争有突破、有进度、有形象。
民生事业明显改善。一是落实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粮综补贴634万元,良种补贴85万元,农机补贴26.2万元,确保群众得实惠。二是办好实事。投资16万元,对黄河路大高村段和陈范桥段全长1公里道路进行了整修;投资260万元建成了文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楼,新增床位50个,有效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三是抓好社保。投资210万元,建成了文昌养老院公寓房,集中供养五保老人62名。提高五保、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的生活标准;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培训次数达5次,培训人数达4000人次,新增就业2100人,村建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完成劳保信息采集工作;积极抓好新农合、新农保参保工作,参保人数分别达3.8万人和2.3万人,参保率均达95%以上。四是创建“美丽家园”。以净化、美化、亮化、硬化、绿化、精细化为目标,共投资460万元,对辖区的“十乱”现象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彻底地整治,共清理垃圾5.5万立方米,美化墙体6万平方米,整治“十乱”1.6万处,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文昌良好形象。
社会管理不断进步。加强“平安文昌”建设,在各村推行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六五”普法宣传力度;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强土地管理,共查处违法用地案件4起;认真开展蓝天雷霆行动,完成环保工作目标。一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文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抓活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整改落实,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二是抓廉政建设。建立了52个岗位风险防控点及所站9个风险防控点,并制定了防控措施,形成靠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从源头上杜绝了违法违纪等腐败现象。三是抓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做到“早、严、稳、好”。认真完成36个村党支部班子换届和村委换届选举工作,使一批政治素质好、威望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加入村级班子。
展望2015年,勇争先锐意创新
服务项目建设。重点服务好3D打印、新康华医药物流等新建项目,为项目尽快入驻提供优良环境。同时,加强对天宝桓祥、大江重工等续建项目的服务,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黄河路、南洋大道、海棠街、紫荆大道、兴商街等道路和管网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强化招商引资。推行全员招商,确保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力争超额完成招商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提供服务,重点把西长位菜篮子基地和辛庄精品种植园打造成为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突出民生改善。解决杨楼、马庄、金炉、姚郭庄、石范桥等村4600余人的饮水问题;开通市区至文昌的公交车线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扎实做好失地农民养老补贴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多渠道推动失地农民进行创业;大力开展体育健身工程;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开展蓝天雷霆行动,推进文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大“平安文昌”建设力度,建立矛盾调处机制、信访排查机制和信访处置机制;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和责任追究制,对重点部位全面排查整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夯实党建基础。继续深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