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向人民报告·中站区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四大经济板块舞龙头 “四个中站”建设谱新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大经济板块舞龙头 “四个中站”建设谱新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风神轮胎生产车间
  佰利联企业技术中心
  多氟多科技大厦
  蓬勃发展的鑫诚集团
  四通八达的高速道路
  省级森林公园
  新修建的旅游通道
  远望焦作市西部产业集聚区一景
  新型社区幸福生活
  许衡文化公园举行书画摄影作品展
  治理后的大沙河风景
  南水北调穿区而过
  教育名区质量为本
  优美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正在兴起的焦作西部物流园区
 
   

  前言

  山青水秀风光好,霞彩宜人献瑞来。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站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建设实力中站、绿色中站、活力中站、幸福中站,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亿元,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43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5亿元,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660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1600元,增长11%。

  宝马腾飞迎福至,灵羊起舞报春归。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站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强二优三、转型提升、持续求进、城乡一体”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改革和依法治区,深入推进西部工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生态休闲产业区、现代商贸物流区等四大经济板块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3900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市下达任务。

  2014

  持续转型好戏连台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总数达到4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15%。注重培育产业集群。围绕佰利联、多氟多等主体企业产品链条延伸,重点建设了投资30亿元的三木工业园、投资22亿元的氯化法钛白粉、投资10亿元的含氟精细化学品等46个产业项目,壮大了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层次,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高档耐火材料、食品加工、中原涂料基地“六大产业集群”。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通过实施创新券、贷款贴息等方式,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帮助企业申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1项,申请各类专利92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4家,省级企业技术认定中心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龙星化工炭黑装置及尾气综合利用项目、多氟多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被列入省重点企业技改专项。同时,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挂牌)。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年新引进项目9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92亿元,完成市定目标112%。去年年初安排的100个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1%,1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0%。奋安高端铝材等一批超十亿元项目顺利推进,富钛料、锂电隔膜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集聚平台更加完善,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区内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增长9.7%。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四路、纬二路建成通车,经二北路供水管网工程基本完成,人民路供水管网和焦煤供电线路归并工程全面启动,集聚区内水电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搬迁安置稳妥推进。投资5亿元的和美小区(二期)已交付使用,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的和祥小区已开工建设,为加快整村搬迁创造了条件,全年搬迁安置群众500余户2000余人。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先后成立了全市首家政府引导型基金——河南红土创新创业投资公司以及亿利、富多多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开工建设了投资1.5亿元的佰利源水库,积极运作了焦作西部工业原料城、嘉利热电中心等项目,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循环发展初显成效。邀请清华大学对现代化工产业园循环发展科学定位、整体规划,重点培育了“富钛料—钛白粉—涂料颜料”、“六氟磷酸锂—锂离子电池—节能产品”、“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新能源产品”等循环产业链条,推动了企业产品互为原料、循环使用,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发展格局。

  发展载体逐步完善,三产活力持续释放。特色商业区全面启动。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编制完成,星耀名家(二期)、紫金华府、岚璞尚宅等房地产项目快速推进,海天印染厂、王封木材厂区域即将挂牌出让,商业区基础框架正在形成。生态休闲区有序推进。高标准编制了龙翔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及许河度假区、赵庄度假区、盘古洞景区、葫芦寺水上公园四大景区详规,红砂岭度假区、栗井生态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程6公里的红叶大道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北部山区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活动中心。现代商贸物流区提速发展。投资2亿元的武钢物流园(二期)项目顺利进行,投资3亿元的丰达物流项目落地建设,投资3亿元的中青数码商城等项目先后签约落户,全区大商贸、大物流格局正在构建。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融合持续加快。城乡畅通工程扎实推进。解放西路、怡光路、跃进路整修工程全部结束,光华路、许官线、中冰线建设基本完成,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开工建设,雨污水管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绿色生态工程成效显著。全面建成衡苑矿山公园(一期)并对外开放,高标准绿化了经三路等新建道路,新建城市游园3个,南水北调主干渠顺利通水,大沙河湿地公园、新河源头治理工程以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工作有序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城市管理综合评比中持续保持全市第一,被评为焦作市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先进区。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蓝天雷霆”“清水利剑”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8家污染企业实施了关停整治,141家餐饮单位完成清洁能源改造,露天烧烤、工地扬尘等污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民生民计保障有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去年年初承诺的总投资23亿元的10件惠民实事均达到预期目标。“三名”工程扎实推进,中小学功能室标准化建设、操场改造、班班通工程以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督导评估,中站区荣获全市教育综合质量奖。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改造工程稳步实施。龙洞综合文化站入选省特色文化基地,许衡墓、府城遗址规划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楼等项目开工建设,龙翔、李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区成功创建,是焦作唯一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城区。全市首家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全区社会保险服务大厅初步运行,在全市率先试行了“五险合一”一站式社保经办服务。全市首个社会救助电子信息平台开通运行。建成保障性住房11万平方米。村委换届工作结束。综治创安工作扎实推进。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服务效率持续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在四城区率先公布了区本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0项,并实行首问负责、公开承诺等新机制,实现了简单事项即收即办,一般事项限时办结,政府效能全面提升,有效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社会综合治税成效显著,建立了财税收入征管联动机制,补缴增收税金1158万元。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加快筹建,群众就医更加便利。

  2015

  创新驱动异彩纷呈

  坚持培新育强,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延伸,加快建设奋安高端汽车铝型材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的高性能乘用子午胎、投资2.5亿元的全钢载重子午胎等项目,积极运作投资20亿元的钢帘线等项目,努力培育以风神轮胎为主体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围绕基础化工向循环经济化工转型,全面建成投产氯化法钛白粉、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项目,积极运作投资10亿元的海绵钛等项目,努力培育以佰利联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围绕新能源产品开发利用,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新硅烷法多晶硅、投资6亿元的锂离子电池组、投资2亿元的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等项目,积极运作投资84亿元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纯电动汽车等项目,努力培育以多氟多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中原涂料基地,加快建设三木工业园,积极吸纳引进嘉宝莉、三棵树、展辰等知名涂料企业入驻,努力培育以三木集团为主体的绿色涂料产业集群。围绕耐火材料转型升级,开工建设投资60亿元的碳素制品项目,努力培育以鑫诚为主体的高档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围绕食品工业发展,全面完成淼雨公司破产重整,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发展壮大民悦食品、乐食汇等企业,努力培育以淼雨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二是全面提升城区服务业。重点推进光华路东、影视路南、维纳陶瓷原址等区域开发,以点带面,促进城区房地产业整体推进。围绕打造解放路商业发展轴,加快建设投资2.8亿元的岚璞尚宅项目。围绕打造怡光路商业发展轴,努力打造集酒店餐饮、商务办公、商业零售、综合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商务区。三是积极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业。重点实施“两园两带”建设。“两园”,即规划建设焦西综合物流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两带”,即建设人民路、丰收路两条现代商贸经济带。四是探索激活休闲旅游文化产业。重点运作实施“两景、三区、四基地”建设。“两景”,即葫芦寺景区和黄栌岭景区。“三区”,即桑园栗井休闲养生区、许河特色商贸区和赵庄旅游综合服务区。“四基地”,即万亩连翘基地、万亩优质小杂果基地、全国智能养老基地和摄影写生基地。积极发挥大沙河湿地公园的景观效应;深入挖掘辖区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李封天目瓷窑遗址、北朱村明清古民居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利用。

  坚持项目支撑,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立足长远“谋”项目。聚焦“四大经济板块”,紧盯“六大产业园区”,引导辖区企业聚焦主业、加快转型。二是注重实效“引”项目。全年争取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3个,实际引进市外资金88亿元以上。三是高效服务“建”项目。全区重点项目初步排定75个,总投资3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3个,续建项目3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要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新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竣工”的要求,切实保障项目快速推进。四是紧密对接“争”项目。跟紧盯牢,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和项目。

  坚持要素保障,创造竞争发展新优势。重点建设“两个体系”,打造“两个平台”。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今年,确保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顺利通过验收,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院士工作站1家,力争六氟磷酸锂等2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脉冲吹灰配气系统等4个项目列入市年度科技计划。健全要素供给体系。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集“仓储配送、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西部工业原料城,努力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服务最优的工业原料集散平台。

  坚持功能完善,提升城市发展新形象。一是抓好城市路网建设。投资2.5亿元,启动怡光路、雪莲路的改造提升,开工建设经二北路、纬六路,改建许官线、中冰线、王粘线,开通麦秸河至高窑河旅游快速通道,逐步形成“全域覆盖、内畅外通、服务城乡”的城市路网体系。二是抓好城市电网建设。投资1500万元,完成人民路开闭所及电力线路建设,新建经四路等2条电力线路,改造跃进路等3条电力线路,推动电网合理布局、高效服务。三是抓好城市水网建设。全力协调服务好人民路供水管网工程,重点推进总投资8200万元的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四是抓好城市热网建设。全面建成投资1.75亿元的城区集中供热管网主干网,对接楼院家户敷设供热支管网,力争新增供热面积245万平方米,年内实现城区冬季供暖全覆盖。五是抓好城市生态网建设。重点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水系建设工程、矿山复绿工程、综合治污工程等四大工程,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城市绿色生态网,努力塑造“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景观优美”的靓丽城市形象。

  坚持民生为本,共享科学发展新成果。一是提升基础公共服务。实施美丽校园、教育质量提升等工程。建成启用区人民医院综合楼。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和祥安置小区、雪莲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投资2.4亿元的和美小区(三期)工程,积极运作朱村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持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努力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以创建全国养老社会化示范区为目标,建成运营总投资1800万元的区级日间照料中心及龙泉山庄老年公寓项目,运作实施乡、村两级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实现养老托老服务全覆盖。三是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实施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运营模式。四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坚持效能优化,释放改革发展新活力。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动职能窗口全部入驻、集中开展服务。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综合治税,探索推行公务卡,努力建设“阳光财政”。三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全面修订各部门“三定”方案,重点整合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等部门机构职责,加快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形成首诊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逐级诊疗格局。五是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授信、农业大灾风险补偿等改革工作。六是深化其他领域改革。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探索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新模式,促进政府自身运作方式改革。

  (本版图文均由中站区委宣传部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