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两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同打造中原经济区发展新高地
突出重点 加快转型
坦诚建言 尽心履职
两会长镜头
两会长镜头
两会长镜头
新常态下要有发展智慧
禁止生产实心黏土砖必须抓实
新业态成为新常态下闪光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同打造中原经济区发展新高地
——政协委员热议郑焦融合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新和

  区域经济合则共赢、分则俱损的观念已经日益成为共识并代表着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郑焦融合发展将有利于优化两市经济空间布局,促进两市信息、资金、人力、物流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两市城市功能分工更加协调合理,有助于拓宽两市的辐射面,有益于丰富和完善新常态下区域发展思想的研究和创新。为此,出席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委员纷纷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周备锋委员说,以经济圈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竞争格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活跃时期。我省2005年作出实施中原城市群建设、率先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至今也是成效显著,开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2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加了5倍。可同期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焦作地区生产总值仅增加了1.5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增加了1.8倍。当前我市需要顺应国家发展的新走势,借鉴郑汴一体化的经验,立足焦作现有优势,加快与郑州的区域资源整合,促进郑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中原经济区发展新高地。

  尚在军、申军委员说,郑州在全省范围内综合经济实力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高,对全省经济的引领作用大,中原经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日渐凸显,但依然存在资源性产业比重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与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区域中心城市相比,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工业实力相对不强,服务业层次偏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不够快,经济外向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增长极效应的发挥。郑州市明确提出要力争到2018年初步确立以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制约因素依然很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回顾近5年焦作市经济发展轨迹,受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制约,我市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发展逐步减缓,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高俊魁、张利学委员说,郑焦未来发展方向相似,具备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郑州市明确提出紧紧围绕打造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三大一中”战略定位,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推动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而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积极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建设,完善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与郑州市的产业发展方向相似。这说明郑州、焦作在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合作等方面均有合作的空间和余地。目前,郑州、焦作都同时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二者若能合作发展,必将能减少转型的成本,大大缩短转型所需要的时间。

  刘新顺委员认为,焦作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具备融合发展的客观基础。近年来武陟县、温县积极主动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借势发展、跨越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自发融合发展的实践是值得肯定的,这为推动焦作市建好产城互动、资源互补、特色鲜明、区域共进的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本。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桃花峪黄河公路大桥开通、郑焦城际铁路即将运营、郑太铁路项目建议书通过铁路总公司初评,焦作市启动迎宾路南延及焦作黄河大桥项目,加快中心城市环城路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主干道向示范区延伸,这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建成和推进,加快了郑州、焦作半小时经济圈建设步伐,郑焦融合发展已经完全具备了基础交通条件。

  李振国委员说,建议将郑焦融合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建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制订长远规划,明确未来目标、任务和空间布局,研究推进措施。积极同郑州市委、市政府沟通,明确两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问题,加快建立友好合作、互惠互利的工作机制。

  董丕新委员说,建议大力推动郑焦两市规划对接,按照中原经济区规划,推动郑州、焦作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特别是当前两市都在编制“十三五”规划,要积极进行有效、多方位的沟通,加强郑州、焦作下一步发展方向的对接融合。

  卜庆正委员认为,加快郑焦交通一体化建设,尽快形成半小时经济圈。郑焦城际铁路、郑云高速、焦作迎宾路南延及焦作黄河大桥等要加快建设进度。

  王长礼委员建议,在黄河北岸建立郑焦融合发展示范区。郑汴一体化的实践是成功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突出的,工作中有许多做法值得借鉴。建议我市在黄河北岸建立“郑焦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该区域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按照比较优势有选择地吸引产业进入。

  王国政委员说,建议在迎宾路南段两侧规划建设郑焦融合发展经济带,作为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这条道路的建设,进行两侧功能区的规划,包括产业聚集区、商住区、文化休闲区、生态隔离区等。

  元相学委员说,建议积极推进郑焦旅游资源共享。规划建设焦作沿黄旅游经济带,继续提升焦作“一山一拳”旅游品牌,把焦作打造成为郑州市的休闲娱乐区和后花园。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