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办公室的同事们,都笑逐颜开地提前准备了,有开始在网上购年货的,有提前在网上预订车票的,有准备好好打扫一下家里卫生的……
可我对面坐着的同事小张却没有一点欢喜过大年的喜悦心情,而是连连叹息,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这人为什么要过年呢,过啥年呀!”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去年才结婚的小张,怎么反感过年呢?
“小张啊,都忙忙碌碌一年了,大家好在这个时间与父母、家人聚一聚,团团圆圆,享受亲情与温馨。其实,过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呀,你怎么这么说呢?”我不解地问小张。
“汪叔,我知道过年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我有烦恼,那就是该回谁家过年呢……”原来,去年过年时,小张为过年该回谁家,与新婚妻子闹过不愉快。
小张的家在农村,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去年过年,农村的父母准备了好多年货盼望在外工作的他们回来过年,可新婚妻子非要小张跟她一起回她们家过年,说父母就她一个独生女,不回家过年,父母挺孤单的。可小张认为,自己也是家中的独生子,到岳父岳母家过年,那自己的父母过年不也孤单吗!再说了,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女人结婚嫁到男方家,就是男方家的人,这过年理应回男方家。可妻子坚决不同意,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大男子主义。两个人争来争去,一个要回她家,一个要回他家,到最后两人一赌气,各回各家过年了。所以,今年过年,小张害怕了,担心去年的事重演……
其实,眼下像小张两口子争论过年该回谁家的事非常普遍,他们这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工作生活在外地,忙忙碌碌一年,回谁家过年的确是件难事。谁都有父母,谁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回来过年,但该回谁家过年,站的角度不一样,认识就不同了。这几年,网络上关于年轻夫妻各回各家过年的事屡见不鲜,也引发了不少网友议论,有的小夫妻甚至为此分手了。那么,眼下像小张这样的独生子女夫妻,过年该回谁家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人们对过年习俗非常尊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比什么都重要,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乃天伦之乐。可由于眼下独生子女多,一旦他们在外成家立业后,不管回谁家过年都会冷落了另一方父母,两家都回吧,先回谁家又要争论,而且过年就那么几天假,时间也不允许,怎么办呢?我给小张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因他们两人的父母离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只有几百公里,交通也方便,今年春节,小张应将岳父岳母接到自己的父母家,两亲家及小两口在一起过大年,明年春节两亲家及小两口到妻子娘家过大年,而后年呢,两亲家到小张这儿过大年,等小张他们有了孩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庭的进一步稳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轮番去双方父母家过年。
小张对我的这个方案表示同意,说回家征求一下妻子的意见。当晚,他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妻子完全同意,双方父母也同意,今年这个大团圆年一定会过得非常好,第二天上班,小张的情绪一下子好了起来。
其实,对于眼下的独生子女夫妻来说,回谁家过年并不重要,关键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谦让,多为对方着想。而双方父母呢,也不要为此事推波助澜,给子女施加压力,女儿、女婿、儿子、儿媳,手心手背都是肉,回谁家过年都一样,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也绝不会出现各回各家过年的不和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