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第一次参与无偿捐献血小板,到如今已经无偿捐献血小板8次,总量达4800毫升。在这个过程中,毋满意从对无偿献血懵懂无知到逐渐了解,他的身体更加健康,同时收获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今年29岁的毋满意,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苏家作乡苏家作村人。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捐献血小板的过程。
2012年1月的某一天,毋满意第一次来到市中心血站。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向他宣传献血的种种好处:“对自己而言,献血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对自己和家人来说,在急需时可免费等量用血;对国家可以血库添血,为人民作贡献。”听了他们的宣传,毋满意就开始了第一次无偿捐献血小板。
“其实那天填表时还是有些胆怯。”毋满意说。第一次机采时,在他手臂上插上一根管子,一根管子将近3000毫升的血液抽出,在体外通过机子循环一遍,将血小板等通过血细胞分离设备分离出来,然后再将血液的其他成分由另一根管子输回身体,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半小时。第一次机采下来,毋满意出了一身汗。“其实,并不是身体有多么难受,只是精神上有些紧张。”第二次无偿捐献成分血时,毋满意就放松多了。如今,毋满意已经可以从容地参加机采成分血了。
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毋满意的身体越来越好,心情也越来越愉快。毋满意认为,无偿献血是用爱心与他人交流。“我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对家人和身边的同事朋友也能有积极的影响。通过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行为来告诉他们:做一个无私博爱的人,收获的将是最简单的快乐、最纯粹的幸福。”毋满意由衷地说。
毋满意说,无偿献血这件事情他会一直做下去,如果年龄不允许了,也会做好宣传工作。他希望他的经历和体会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无偿献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中来。
本报记者 杨丽娜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