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数字读法院
审判执行工作概况
201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6447件,审执结31026件,同比分别上升11.8%和10.5%。其中,市中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488件,审执结4990件,同比分别上升7.9%和4.8%。
【刑事】:积极参与平安焦作建设,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969件,判处犯罪分子3613人。
【民商】:出台《服务和保障加快经济转型、建设美丽焦作的实施意见》,采取17项具体措施,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8418件,诉讼标的76.3亿元。
【行政】:充分发挥行政审判推进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职能作用,审结各类行政案件698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286件。加大行政纠纷协调化解力度,协调和解撤诉行政案件569件,有效化解了“官民”矛盾。
【减刑假释】:审理减刑假释案件1798件,首次网上公示1120余名提请减刑罪犯的信息,有效接受社会监督。
【执行】:深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建立“四统一”执行机制,形成强大执行合力,执结各类案件6977件,执结标的金额33.8亿元。
专项维权保民生
【便民诉讼】:始终坚持司法为民根本宗旨,采取便民利民措施,集中开展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方便当事人咨询、查询,办理立案、保全、缴费、申诉、信访等诉讼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推行网上预约立案、电话咨询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等当事人主动上门服务。为187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资金334.8万元,缓、减、免缴诉讼费用1039万元。
【维护农民工权益】:开展“维权法律服务宣传月”活动,抽调60余名法官成立13支志愿服务队,设立维权示范岗15个,举办维权讲堂26次。开展第六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先后组织法官深入企业、建筑工地35次,发放《维权宝典》1230本。全年共审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1245件,为1465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9930万元,确保务工人员奋斗有回报、讨薪有依靠。
【保护“三留守”人员】:开展保护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人员合法权益专项活动,坚持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共审执结该类案件4006件,涉案标的金额7178万元。开展秋季开学第一堂法制课暨“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赠送普法口袋书5000本,推动全市826对城乡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传递社会正能量。
【涉军维权】:广泛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全市法院深入辖区、驻军部队举办法律讲座26场次,解答官兵涉法问题235个,设立涉军维权专门合议庭11个,妥善审理涉军案件45件,推动军地军民融合发展。市中级法院被济南军区和省高级法院联合表彰为“送法进军营”先进集体。
破解两个难题
【信访难】:面对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涉诉信访问题,全市法院勇于担当,开展为期6个月的集中处理活动,共摸底排查信访积案491件,化解339件。对152件信访老案、难案,逐案自查复查,确保信访当事人合理诉求得到解决。修订制定5项规章制度,全年共接待信访群众2456人次,化解上访案件393件,赴省进京访量分别同比下降21.8%和10.6%。
【执行难】: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专项活动,执行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301件,执结标的415万元。开展第三次“雷霆行动”集中执行会战,执结执行积案2828件,执行到位标的3.5亿元。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录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1920人,限制高消费569人,悬赏执行264件。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拘留526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17人,目前已作出有罪判决22人。市中级法院执行局被最高法院表彰为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活动先进集体。
建立两项机制
【司法公开工作机制】:开展“司法公开年”活动,倒逼法官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司法能力。率先在全省完成“三大平台”建设,实现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全面公开。实行庭审网络直播,全年共直播庭审3820件,网上公开裁判文书10830份。成立新媒体工作室,开通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互动平台,发表微博5080条、微信123条、微视20期。全力推进网络司法拍卖,上传拍品169件,成交额5200万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260万元,克服了传统拍卖佣金高、暗箱操作等弊端。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全市两级法院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形成以司法主导,行政机关、行业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参与的多元纠纷化解工作网络。全年共诉前化解交通事故、民间借贷等各类纠纷2053起,司法确认495起。全年开展巡回审判1030场次,旁听群众12万余人次,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受到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予以专题报道。去年12月,市中级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50个中、基层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之一。
抓好重点工作
【群众路线教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八项”规定,聚焦“四风”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265条,梳理归纳问题112个。对一些法官存在的冷横硬推、吃拿卡要、作风粗暴等现象以及“六难三案”问题,开展了11项专项整治。加强审判管理,严格诉讼程序节点监控,强化质量监督,实行常规评查、重点评查和专项评查相结合,分别评查案件5370件、裁判文书2494份、庭审1033件。
【巡查意见整改】:针对中央、省委巡视组和省高级法院司法巡查组反馈意见,制订方案、认真整改,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市中级法院组成司法巡查组,对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各部门进行全面司法巡查,全年共发出督察建议书11份。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统一管理,硬起手腕,严肃处理。全年共查处违法违纪6件7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司法改革】:积极推行司法改革,稳妥推进新型合议庭制度改革,全市法院新型合议庭共办理案件4312件,结案周期平均缩短了15天。探索高效审理工作机制。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全年共审结争议不大、诉讼标的较小的民事案件927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6天,提高了审判效率。指导解放、山阳、马村区法院开展轻刑快审试点工作,审结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83件,平均审理周期为5天,被告人无一上诉。
加强队伍建设
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代表、委员联络之家”,开展“法官与代表面对面”和“代表、委员集中旁听案件庭审”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见证执行、信访听证、巡回审判等各项活动336人次,旁听案件庭审792人次,发送法院手机报172条,跟踪督办代表、委员监督案件23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项。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开展司法廉洁教育。明确“一岗双责”内涵,完善青年干警导师制,确定96名“一帮一”导师。开展各类培训23期,受训人员730余人次。全市法院21个集体和39名个人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省政府和省高级法院表彰。
2015年工作展望
全市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坚持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开展“审判质效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为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一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服务发展稳定大局上有新作为。二要彰显司法公平正义,在坚持司法为民上有新担当。三要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在提升审判质效上有新突破。四要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在加强队伍建设上有新举措。五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上有新成效。
焦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