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两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焦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政治决议
为了那美丽的乡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焦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维护司法公正 护航焦作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焦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两会长镜头
两会长镜头
两会长镜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焦作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增选常务委员名单
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闭幕会上的讲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那美丽的乡愁
—— 代表委员热议美丽乡村建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美丽乡村是美丽焦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不美,就没有焦作之美。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聚焦美丽乡村话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大家一致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要在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上发力。

  代表、委员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题中之意。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又是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

  代表、委员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农村人居环境相对滞后。目前,我市有72%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0%的国土面积在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欠佳,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既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

  代表、委员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要求,制订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40%以上达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到2018年,让农民普遍住安全房,喝干净水,用安全电,村庄整洁、道路畅通、生活便捷,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去年,我市开展了以“清垃圾、治污水”为重点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掀起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新高潮,全市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美丽乡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美,没有最美。”张小爱等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建设美丽乡村要在环境提升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三保五化”(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保用电安全和净化乡村环境、硬化乡村道路、绿化乡村田园、亮化村庄街道、美化村庄面貌)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另一方面,要以农村环境净化长效机制为重点,通过解决农村环卫经费投入、保洁队伍配备、管理考核制度等问题,真正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心谋事,全面推进和巩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成果。

  “建设美丽乡村要在产业提升上下功夫。”刘中国等代表、委员说,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农村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内涵,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连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选资选项发展绿色环保高效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城市乡村和谐相融。美丽乡村建设应结合农业产业,统筹确定区域特色产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规模,确定发展重点和类型,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规模和效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把我市农村打造成生态为本、农业为根、产业联动、农民幸福的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要在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建设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人是根本。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唯此,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建设美丽乡村要在服务提升上下功夫。”孟凡堆等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农村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规划,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要统筹规划县乡村水、电、路、气等方面的工作,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