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③)转作风敢担当,盯紧主责不走神,聚焦主业不发散。
扎实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纪委内设机构和职责调整工作,在内设机构、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三不增”的前提下,机关干部轮岗率达到91.4%,机构和人员进一步向执纪监督工作倾斜,纪检监察室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8个,占内设机构总数的42.1%;执纪监督部门和人数分别达到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总数的68.4%和74.3%。
开展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工作,退出不该管的领域,回归监督本位,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116个减少至17个,精简率达到85%;开展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和兼职情况专项清理,共对全市588名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分工情况进行规范,确保专职从事纪检监察业务工作。
战线收窄了,职责更加清晰、精力更加集中,打出去的拳头更加有力、效率更高。
遇“老虎”就打,见“苍蝇”就拍,惩治腐败不手软
刘文年、刘晓波、杨永昌、胡水星、姚天恩、韩跃平等一批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
2014年,在中央纪委专案组、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纪委牢牢抓住查办案件这一主业,查办了一批腐败案件,有力震慑了腐败分子,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坚持以被省纪委确定为全省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市为契机,按照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新要求,推进“一为主两报告”体制机制创新。
——改进办案方式,按照5类处置方式和标准,规范管理问题线索,及时审理、移交案件。
——高度重视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对中央、省委巡视组2145件交办件进行查办督办,其中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查办1155件。
——不断强化办案安全,筹备建设规范化办案场所,建立专业办案陪护队伍,进一步规范涉案款物管理,连续多年实现办案安全零事故、办案人员零违纪。
以案件领衔、用案件说话,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据统计,2014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685件(次),立案1142件,结案1128件,党政纪处分1122人,其中立案调查县处级干部27人,处分县处级干部20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6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制的变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尖锐,一些基层干部肆无忌惮侵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强化监督,纠风治乱,维护群众利益,刻不容缓地摆在了纪检监察机关面前。
2014年,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监督管理的意见》,围绕农村重大事项决策与实施,强化5个方面的监督,以壮士断腕、踏石留印的勇气向农村基层突出问题“亮剑”。
重点开展了乡、村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套取新农合资金专项治理,组织处理7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开展了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信访举报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问题109起,党政纪处分、组织处理109人;开展了涉及民生的政府资金专项治理,发现虚报冒领、重复参保、违规收费等问题资金3000余万元,党政纪处分、组织处理183人;开展了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核实问题人员100余名,追缴资金178.4万元。
紧盯“四风”问题不放,狠刹“四风”不留情
市民族宗教局原党组成员买银鹏上班期间参与赌博被查处,修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郝战文大操大办儿子婚事被查处。
去年,市纪委坚持紧盯“四风”不放手,狠刹“四风”不留情,做到重锤常敲、警钟长鸣,抓常长抓。
——组织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机关单位、娱乐场所等开展40余次集中明察暗访,形成了多方位、不间断、常态化的监督检查高压态势。持续对全市大型商场、超市开具大额商业发票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对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审计,多渠道、多手段发现“四风”问题线索。抓住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狠刹公款送节礼年货、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
——集中开展了会员卡清退、党员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和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会所中的歪风、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等6项专项治理,对“四风”突出问题做到分类清理、逐个解决。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均按要求进行了自查登记,并书面作出承诺报告,主动向“581”廉政账户上缴金额487.5万元。
——严格落实市委作风建设“五个一律免职”“六条红线”的纪律要求,共查处公车私用、大办婚丧事、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125件,党政纪处分112人,组织处理83人(免职处理3人),先后7次对29起典型违规违纪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扩大了震慑作用。
——督促相关部门在公务用车监管、“三公”经费支出、清理节会活动等方面完善制度规定,对新出台的市直机关差旅费和培训费管理办法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实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双月通报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狠刹“四风”,须臾不可放松。市纪委在向“四风”高悬利剑之时,坚持用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须臾不可丝毫放松思想防线。
一份资料显示,去年,市纪委共利用职务犯罪案件开展9场庭审现场教育,800余名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发挥市、县两级警示教育基地作用,组织4.2万人次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推进案件审理“一案双书”工作,加大典型案例剖析通报力度,整理汇编6名严重违纪违法县处级干部《忏悔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不敢腐”的氛围。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开展“四知”主题教育和“清风焦作·廉洁双节”集中教育系列活动,拍摄播映《赝品》等廉政微电影和廉政公益广告,编发学报用刊反腐倡廉文章辑要《启示录》、《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制度手册,组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观看大型历史文化政论片《鉴史问廉》和廉政豫剧《全家福》等优秀剧目,并分别组织召开座谈会,营造了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努力办好廉政手机报,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务微博群,廉政文化阵地进一步拓展。
常念“紧箍咒”, 构筑“防火墙”,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却罔顾党纪国法,居然收受贿赂。2014年,市卫生局原纪检组长岳晓虎因收受贿赂被查处。据悉,市纪委先后对6起涉及纪检监察干部的信访举报进行调查处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才能出重拳、办大案,打硬仗、打胜仗。为此,市纪委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给纪检监察干部戴上了“紧箍咒”。
市纪委在全市党政机关带头制定了《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操办、参加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修订完善了市纪委机关干部对外联系工作、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请销假、机关财务管理等12项规章制度,严格约束纪检监察干部行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纪委突出问题导向,共梳理各类整改事项24项,制定整改措施67条。按照“三转”要求,突出主业主责,采取集中培训、以案代训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先后组织开展查办案件、审理、信访等业务培训9批次,选派16名办案人员到上级纪委专案组进行实战培训,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注重发挥市、县两级纪检监察监督委员会作用,专门设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加强了日常教育和内部监督,做到不遮掩、不护短。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2015年反腐倡廉政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吹响了从新的更高起点再出发的“冲锋号”,时刻不停顿、丝毫不松懈,必须牢牢把握高压反腐总方向,持续加压发力,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