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环境卫生不仅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做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需要环卫工人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支持和参与。”2月6日上午,山阳区环卫处党委书记、主任葛根会说。
据介绍,2014年,山阳区环卫处围绕“清洁城市,服务群众,建设美丽山阳”这一目标,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为市民打造整洁的城市环境。2014年,该处累计清扫保洁面积42.1亿平方米,清运生活、建筑垃圾21万吨,清掏粪便污水3000余吨,清洗、清掏果皮箱5万余个次,清理城市“牛皮癣”、非法小广告2万余处,查处乱拉、乱倒垃圾车辆1000多辆次。
科学管理 整洁山阳
据介绍,为做好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山阳区环卫处在道路清扫上推出了全时段(早、中、晚18个小时不间断巡回清扫保洁)、全方位(从街心到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墙根实现全方位保洁)、全天候(风天、雨天、雪天全天候保洁)的“三全清扫保洁”工作办法,延长清扫保洁时间,保证路段干净卫生。在公厕管理方面,该处完善公厕管理条例,对辖区内的10座公厕延长开放时间至24时,方便市民如厕,高温季节增加消杀次数,遏制蚊蝇滋生。
在垃圾清运工作中,该处坚持垃圾中转站每天4时到19时开放,繁华路段中转站开放时间延长到22时,每天进行2次消杀,垃圾收集、外运密闭完好,杜绝抛、洒、滴、漏现象,减少了二次污染。同时,该处投资20余万元对苏蔺垃圾转运场道路进行了硬化整修,做到垃圾场垃圾日产日清、场光地净。在果皮箱维修上,该处成立了专职维护队,每天不间断在路上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随坏随修,随丢随补,保证道路两侧保持整洁。
在工作中,山阳区环卫处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
河南省劳动模范肖毅,从做道路清扫员开始到现在担任清扫所长,今年已经49岁的他永远奔波在路上。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霜是肖毅的工作写照。
市环卫标兵吴忠平,为提高中转站设备运行效率,创新思路进行了无线行车遥控、地坑自动排污、中转站高压灭菌喷洒、行车安全限位等技术革新,节约了维修费用,提升了垃圾转运效率。
最美山阳人陈小新,20多年来每天都骑着车穿行在辖区的大街小巷,把所有公厕管道检查一遍,发现问题随时维修,大家都称他为“永不休息的管道维修工”……
创新载体 激发活力
“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做好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就要时时服务市民,市民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葛根会说。
据介绍,该处2014年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各项活动提高环卫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一,该处开展了“三争”活动,即:在一线党员干部中开展“转作风,争做城市美容师”活动;在科室队所开展“强服务,争创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活动;在作业一线开展“提质量,争创精品路段、星级公厕、示范中转站、文明示范岗”活动。第二,该处开展最美环卫工人评选,并对10名获奖人员进行了表彰,此项活动先后被《焦作日报》、焦作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2014年,山阳区环卫处举办了趣味运动会,从中挑出精兵强将参加了山阳区运动会。在山阳区运动会上,山阳区环卫处在拔河、绑腿、端乒乓球等多个项目上均获得了第一名。”葛根会说。2014年七一期间,该处开展庆祝建党93周年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牢记誓词 奉献环卫”庆七一座谈会,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焦裕禄》《四风之害》《堂堂外表下的真相》等电教片,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温情服务 美在山阳
2014年,山阳区环卫处筹措资金近20万元,为辖区一线清扫保洁人员、公厕保洁人员、垃圾中转站管理员发放了冬季作业棉服1000余套;在万方桥下建成全市首座“环卫港湾”,为一线工人提供防暑避寒场所;为环卫工人各作业点的工具房配备了热水器、保温桶,使环卫工人在巡回保洁期间喝上热水;组织1000余名环卫工进行了体检……
“2014年最开心的事,是我们也有社会保险了。”环卫工陈小新说。据了解,山阳区环卫处2014年在环卫工人节期间,制订“五险一金”具体实施方案,指派专人负责,积极与市区有关部门对接,为非在编职工建立“五险一金”档案及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目前,该处符合条件的311名非在编职工已办理养老保险;省社保部门已对该处超龄的非在编职工210人审核完毕,现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已经为临时工办理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为一线司机办理第三责任险。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环卫工人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环卫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继续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美化、净化环境服务,为人民生活和健康服务,发扬‘团结实干、拼搏争先’的环卫精神,务实重干、转型发展,努力把山阳区打造成全市最干净的城区。”葛根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