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命脉。
作为我市的公共供水企业,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始终以安全供水、优质服务为目标,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入手,为全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助推焦作经济快速、平稳、和谐发展。
2014年年底,市水务公司通过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对受理登记抽查等形式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为99.3%。这是我市供水企业在2014年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递交的精彩答卷。
严把质量安全 全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市民格外关注。记者在市水务公司了解到,我市现有5座供水厂,日供水规模25.6万吨,每日实际供水量为13~14万立方米,终端用户突破18万户,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供水体系,保障了全市近80万人口的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
记者近日在新城水厂看到,厂区内的20多眼取水井和清水池都是全封闭的,工作人员通过外置的水龙头取水进行化验。该公司总经理周安告诉记者,除中马水厂的水源为矿排水外,其他4个水厂的水源均为五六百米的深井地下水,水源安全有保障。在新城水厂水质监测室里,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对刚取样的水质进行化验。记者在一份《新城水厂出厂水九项目检测报告单》上看到,当日的水质浑浊度、游离余氯、色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等常规指标均合格。
据周安介绍,按照市水务公司要求,各水厂须严格检测水质安全,班组化验每小时进行两次,厂级化验两天3次,并且每周作一次细菌分析报告。该公司中心化验室每月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一次全分析检测。卫生防疫部门也会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2014年,焦作水务公司水质全年综合合格率达99.9%。
推出“零点举措”
尽最大努力减少维修影响
2014年6月10日,南通路上一DN600mm玻璃钢供水主管出现漏水,解放路以南、民主路以西的用户因水压异常而受到用水影响。情况紧急,接到维修任务后,维修人员跳进3米多深的管沟内抢修,尽管作了防护准备,但玻璃钢管刺鼻的味道、飞扬的粉尘仍然呛得他们泪流满面、浑身刺痒。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愣是连续奋战14个小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维修任务。在玻璃钢管维修前后,为了让用户有水吃,水务公司先后向维修管道沿线的十几个家属院送水30多车。
2014年9月16日8时,水务公司维修热线接报“市太行路与普济路十字口东南角地面塌陷,造成DN300mm供水主管道折断”,将影响大面积居民用水。当天正赶上下大雨,为了保障市民正常用水,维修人员在管沟里滚成了泥人,雨水和着泥水溅到了他们的身上、脸上甚至嘴里,但是他们全然不顾,终于在当天15时将断管修复,比服务承诺时间缩短了41个小时。
据数据统计,2014年,市水务公司12345三级网络现场勘查出警人数24800人次,下达供水设施维修单7626件,维修及时率达99.9%。记者了解到,市水务公司专门推出了“零点举措”,较大的维修安装工作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尽最大努力减小因施工给用户带来用水影响。针对供水管网突发事件,水务公司均能在第一时间启动供水维修抢修应急预案,按程序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用户发布停水信息,同时组织送水车为居民无偿送水,将用户受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用爱回馈社会
勇担扶弱济困社会责任
上善若水,滋润万物。这是圣贤2500年前的谆谆教诲,市水务公司正秉承这一神圣职责,努力为社会送去幸福和谐。
山阳区低保户李国庆和他的女儿均因智力障碍,生活均不能自理。从去年4月份开始,市水务公司创新供水服务方式,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将供水服务延伸到基层用户,建立了焦作水务民生服务档案。这一举措便于水务公司更直接地了解用户诉求,有针对性地帮助用户解决实际用水问题。了解到李国庆家的情况后,该公司便协助社区一起关注和帮扶这个困境中的家庭。
除了李国庆家之外,市水务公司还定期慰问帮扶了许多类似的低保户家庭,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牛奶等食品,并把服务电话留给他们,当他们在用水方面遇到困难时,一个电话,服务人员就会上门为其服务。
记者了解到,市水务公司牢记服务民生宗旨,主动肩负社会责任,自2010年开始,已连续5年对城市低收入人群实施水量减免政策,并且建立了对低保户实施水量减免的长效机制。5年来,该公司已累计对全市45个社区的1257户低收入家庭实施了水量减免优惠政策,惠及居民6000余人,减免水量25140立方米,减免金额60336元,让弱势群体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与此同时,市水务公司全年累计受理供水方面民生资讯近4.6万条,接待来访、来电用户1.8万余次,解决用水问题1.6万件,处理率达到100%。通过建立民生服务档案,该公司累计向各成员赠阅各类供水服务宣传资料1万份,配备简单自助小工具20套,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心系焦作本土
助力经济和谐发展
2014年夏季,河南大旱,部分城市发生“水荒”,而我市也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量严重短缺,使深井水位逐年降低的形势更加严峻,供水安全再次拉响“警报”。
为确保市民用水无忧,市水务公司未雨绸缪、不计成本,自去年6月中旬就开始有计划地增加扬水管,制订下发《2014年夏季高峰供水保障实施方案》,加大资金对水厂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供水生产设备的完好率和备用率,全力确保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正当蒙牛乳业公司的负责人担心供水问题时,市水务公司上门服务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该公司每月主动到大用户单位了解供水情况,密切关注企业水压变化,遇到大的维修停水,第一时间通知企业贮水、备水,避免因停水给企业生产带来影响。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石。为了提高新区供水的安全性,市水务公司把山阳路(南水北调运河桥至丰收路段)供水管网工程,也是为新区供水的第四条“大动脉”贯通工程列为2014年度重点工程,克服技术、资金、施工条件等多项困难于去年4月正式通水。由此,新区供水由原来的“树枝状”管网优化为“环状”管网,新区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
去年3月,市水务公司将中站老水厂院内DN500mm供水管道向东迁移,新铺设DN500mm球墨铸铁管90米,使中站南北两侧水管与原有管道完成对接,为中站区转型经济建设和城区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数据显示,市水务公司去年共完成管网及供水设施建设投资3673.43万元,新增市政供水管网2.25公里,圆满完成城区老旧供水支管网改造计划。在惠及市民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民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市水务公司总经理周安对此深有体会。他说:“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经济转型,建设美丽焦作’,我们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开展了‘创建美丽水务’活动——我们在服务窗口配备了饮水机、老花镜、雨伞等便民物品,改造了供水服务大厅收费柜台,更新了休息座椅,完善了便民服务的硬件设施。美化供水环境,进一步完善了供水服务管理机制,通过内外兼修全面提升供水服务水平。但我们还没有实现目标,我们将深深扎根于焦作,继续把‘服务民生、保障民生’贯穿于供水服务工作的全过程,用实际行动成就‘美丽焦作’梦想,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本报记者 丰舒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