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川大地播绿人
女孩转5次车坐80小时回家过年
红包营销热的冷思考
保障餐桌安全不能只靠专项行动
加练
讣 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川大地播绿人
——记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河南省国有焦作林场副场长赵利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赵利新用罗盘仪对林区情况进行测量。 本报记者 王水涛 摄
 
   

  本报记者 王水涛

  他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河南省国有焦作林场,编制了焦作林场首个经营方案,使焦作林场发展驶入正轨;

  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植树造林、抚育森林,为太行绿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全市林业发展默默付出;

  他致力于林业的开发与保护,为多个生态旅游景区编制开发建设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他就是焦作市第九批市管专家、河南省国有焦作林场副场长赵利新。近日,记者走进焦作林场,走进林区,探索赵利新的林业人生。

  年少无畏挑重任

  1964年,赵利新出生于沁阳市的一个山村。从小生活在大山里的他,对满山的森林充满着特殊的感情。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报考了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

  1988年,大学毕业的赵利新被分配到河南省国有焦作林场,成了一名技术员。当时的焦作林场生产发展面临着种种问题,重造轻管,没有系统的经营方案。面对发展困境,1990年,省林业厅提出要各个林场编制自己的经营方案。作为接受过系统林学教育的大学生,编写经营方案的任务就落在了赵利新的肩上。然而对于赵利新来说,他工作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又对林场情况缺乏全面了解,但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首先就得前往各个林区了解情况。焦作林场有多个林区分布在深山之中,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仅从林场办公室到中站区桑园林班就得用两个多小时。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他和其他技术人员白天翻山越岭查看林区基本情况,晚上住进护林点简易的房子里,平均一星期才下一次山。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调研,他们完成了分布在嘉禾屯、百间房、红砂岭、白马门及桑园等地的近2万亩国有林区的调查情况,摸清了各个林区的树种分布、生长状况、立地条件等技术指标。

  掌握了基本数据,只是编制林场经营方案的基础。这个方案关系到林场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方向,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规划。该如何编写?赵利新不断地思索着。他利用一切时间翻阅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林场发展的最新动态。

  那时,焦作林场的一间办公室深夜总是亮着灯,这是赵利新在伏案写作。当时正值盛夏,蚊子多,赵利新就点上一盘蚊香放到身边,热了就到院子里打一盆凉水从头上浇下来。如此坚持了3个月,几易其稿,2万多字的《国有焦作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终于出炉。

  该方案系统地制订了焦作林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发展规划,使林场发展经营有章可循,逐渐步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敢叫北山披绿装

  焦作林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植树造林、森林保护。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林区产权不明,一些村民为个人私利破坏林地,使林场遭受损失。面对林权纠纷,为了保护林地,维护林场合法权益,林地确权势在必行。然而林地面积大,分布散,与村民用地犬牙交错,要想准确无误地确认林权,就得把每一块林地的边边角角走到。1992年,赵利新带领技术员开始了林界勘测。白天

  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爬高山、下深沟,晚上别人休息了他还要加班整理数据。经过6个月的努力,赵利新他们绘制出了清晰的林区分布图,计算出了林地具体面积,为确定林权提供了依据。

  林权确定后,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又成了赵利新的工作重点。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赵利新提出了将树苗沾泥浆种植的方法,之后又积极引进推广营养钵育苗、喷施植物蒸腾抑制剂、使用抗旱保水剂等方法,使植树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解决了我市山地造林绿化成活率低的难题。

  随着我市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赵利新2005年执笔撰写了《焦作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执笔完成了《焦作市林业生态市建设规划》,让我市林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全国森林城市的创建力度,南太行景观带的建设备受关注。以此为契机,焦作林场加大了对北部山区林区的改造力度,引进五角枫、椿树、栾树、山桃等成活率较高的景观树种,积极培育用材林、经济林和景观林。

  去年8月份,赵利新带领焦作林场15名技术人员,克服艰苦条件,自带被褥,吃住在山区林地,连续作业65天,按照相关技术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两个标准样地的灌木资源调查工作,为研究太行山区人工林的自然演替规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撑。

  为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每年赵利新都要和林场工作人员深入林区,对森林进行抚育,改造灌木林和低质低效林。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焦作林场位于低山林区的1.2万亩森林资源,被河南省林业厅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位于丘陵营林区的8000亩森林资源被确认为省级公益林,位于平原林区的2000亩森林被确认为市级公益林。

  生态保护助推旅游经济

  我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森林资源丰富,如何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助推我市转型升级、建设美丽焦作?

  2003年6月,我市开展了首次全市性大规模的旅游资源详查活动,作为林业专家,赵利新被抽调至调查小组,负责对全市林业旅游资源的调查。他每天深入具有旅游价值的深山、村落等地,对生物景观的类别进行分类,对古树名木进行鉴定,挖掘完善与森林文化相关的名人轶事、故事传说。此次调查研究共认定构成太行山水风光、沿黄滩涂湿地大河风光和怀川人文景观带上的3968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新发现旅游资源单体1500余个,新确定旅游资源密集区5个。

  经过调查组不断进行科研攻关,我市建立起了从信息采集、单体表填、信息数据处理到信息成果汇编成图等一整套旅游资源详查模型,不仅使我市旅游资源详查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我省旅游资源信息管理方面的一些难题,而且该项目的研制为全国各地旅游资源详查工作提供了一整套技术支撑和有效工具。由赵利新执笔完成的《焦作市旅游资源详查及详查模型研究报告》也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长期工作中,赵利新还不断思考在生态旅游中如何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他认为过度的旅游开发极易导致生态系统的相互割裂与孤岛化,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可逆退化。一些景区的规划建设没有严格遵从自然规律,没有按照科学、美学的价值来秩序化,会导致大撤大建,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还破坏了原本美好的山体、水体,令人痛惜。有的景区旅游产品类同,文化品位低劣,或有形无魂,缺乏个性,很难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

  对此,赵利新认为发展生态旅游首先要在不破坏林业资源的情况下,贯彻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注重景区“魂”的塑造,避免生态景区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赵利新对林业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的研究也得到了旅游界的认可。2010年,他与其他专家组成员一道应邀为湖南省醴陵市编制旅游规

  划,执笔完成了《醴陵市仙岳山旅游区AAAA级旅游景区(点)建设规划》;2011年,执笔完成了《济源圆融泰山寺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园区总体规划》;2013年,执笔完成了《博爱县探花岭生态农庄总体规划》等,主动将生态理念注入景区规划之中。

  “林业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大的馈赠。作为一个林业人,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利用和保护好林业资源,让林业资源发挥其作用,为全市人民造福。”赵利新说。

  记者手记

  每次走进北山,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都会为焦作有如此丰富的森林资源而感到庆幸,因为这些森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而且给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红利。而这都包含有像赵利新这样的林业人的默默贡献。

  林业人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有的只是黝黑的皮肤、有着厚厚茧子的双手,但他们创造出了成千上万亩的森林,他们的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北山那一片片绿色,正书写着林业人的骄傲。

  林业发展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关系到美丽焦作建设。而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更多像赵利新这样的林业人,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图回报。

  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推进,林业人肩上的责任更重。我们应该向每一个像赵利新这样的林业人致敬。

  扫描二维码

  新闻更精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