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 强 刘婷婷
陈宝霞,博爱县国税局人教科科长。她性格直爽,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扶贫救弱、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入选2014年度全市国税系统“崇德敬业 育人兴税”道德模范。
她是贫困学子心中的好妈妈
从2012年开始,她默默无闻地资助着博爱县寨豁乡司窑村、南田院村的5名贫困孤儿。从开始捐助孤儿的那天起,她就发誓,个人生活再简朴一些、生活标准再低一些,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孤儿。每年的暑假、寒假,她都给孩子们送去现金和生活日用品。正是从救助孤儿开始,她很少逛街、很少买衣服,把剩下来的钱用到孩子们身上。3年来,她持续捐款捐物价值1万余元,并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孩子们上学上到哪里,她就捐助到哪里。通过与民政部门和法院的多方沟通协调,她又帮助3名孤儿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使他们现在每个月能领取到国家发放的350元救助金。3年来,她不仅关心孩子们的物质需求,而且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在她救助的贫困孤儿中,有一名女孩因为长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一度精神抑郁,沉默寡言、害怕见人、失眠。她得知这种情况后,主动联系心理咨询师对这名女孩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现在这名女孩恢复了健康,还成为一名志愿者。
每次的期中、期末考试后,她都能接到孩子们打来的汇报考试成绩的电话,让她感受到无比的荣耀和喜悦,她是孩子们心中的好妈妈。
她是公婆眼中的好媳妇
她的公婆都80岁了,住在离县城不远的乡下老家,她想把公婆接到城里一起住,可两位老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执意不肯去。于是,她给自己规定每逢周末回老家看一次公婆,帮他们洗衣服、晒被子、打扫卫生,准备好两位老人一周服用的口服药。她还细心地记下老人哪个药快吃完了,下次回家的时候买好带回去。公婆喜欢吃饺子,她每次回老家之前都会在自己家里把饺子馅调好,带到乡下包给公婆吃。公婆行动不便,理发成了难事,她就到理发店请教理发师,购买理发用具,自己学着给公婆理发。3年来,公婆没有到外面理过一次发。现在,她每次回家给公婆理发时,街坊邻居也让她帮忙理发。
2012年7月,是公公的80岁大寿,她亲自执笔并和弟媳共同朗诵了题为《父爱如山》的配乐诗,为婆婆演唱了《婆婆也是妈》的感恩歌曲。在她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的弟弟、弟媳、儿子、侄儿现在也都非常孝敬老人。
她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
在娘家,她姐妹三个,排行老二,她的母亲长年跟着她生活。2011年秋天,她的母亲因突发脑溢血,留下右边腿脚行动不便的后遗症,也不想与人说话。为了让母亲多说话,她坚持每天用轮椅推着母亲散步,鼓励母亲与人交谈,让母亲感受到生存的价值,在散步的路上,她教会母亲唱很多首有关爱和感恩的歌曲。她照顾母亲日常生活起居时不怕脏、不怕累,端水喂饭,端屎倒尿,每天晚上两个小时一次定时翻身、捶背按摩。当大家赞扬她时,她总是淡淡一笑说,这些都是做儿女应该做的。坐在轮椅上的母亲逢人就说:“都说养儿能防老,其实女儿更是娘的贴心‘小棉袄’!”
陈宝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扶贫救弱、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