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曾得到中科院院士、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王正敏真传的薛志勇,到焦作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工作以来展露出不俗的实力。从科室副主任到主任,薛志勇得到的不仅是职务上的升迁,更是对自己技术实力的一种认可。
多年来,薛志勇靠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在耳鼻喉头颈领域不断钻研,用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敢于面对挑战
做耳鼻喉头颈外科手术,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完成,而且周围布满重要神经和血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正因如此,一向喜爱挑战的薛志勇在从医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果断地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
“其实,我非常喜欢做手术,这也是推动我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薛志勇坦率地说。
因此,薛志勇把每一次手术都当成一次挑战,认真对待、精益求精。有一次,薛志勇在为一位患者做手术时,意外发生了:患者的镫骨底板发生滑脱,掉落到前庭池中,如果不及时取出的话,将导致患者长期眩晕。面对这种情况,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最终,薛志勇经过认真操作,将掉落的镫骨底板取出并修复好,手术成功完成。
不断攀登高峰
在耳鼻喉头颈外科领域中,耳显微外科手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因为,这种手术最易发生意外情况,一旦损伤面神经,就会造成面瘫。
为了学会这门技术,12年前,薛志勇被推荐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学习。在为期一年的学习中,他结识了王正敏,并在学习方面得到了王正敏的真传。
由于耳科手术风险很大,进修学习的医生很少有做手术的机会,只能在一旁观察学习。为了能真正学到技术,薛志勇不但跟学科精英和专家学习,而且经常跟年轻医生交流。用薛志勇的话说,跟年轻医生多交流,可以从他们的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还能知道专家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收获颇丰。
一年后,薛志勇不负众望,可以独立完成耳显微外科手术,并获得了成功。如今,全市能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的专家也寥寥无几。
技术得到认可
当时,尽管薛志勇已掌握了耳显微外科技术,但是对一名年轻医生来说,被患者所认可则需要一个过程。
10年前,在为患者牛先生做了耳部手术后,薛志勇的技术才逐渐被患者及同行所认可。“他的一只耳朵患有胆脂瘤型中耳炎,另一只耳朵是先天性畸形,完全听不到声音。面对这样一位患者,一旦手术失败,患者的听力将完全丧失。当时,我的压力非常大。”薛志勇回忆说。最终,薛志勇冒着巨大的风险,为牛先生做了耳部手术。很快,患者的听力得到明显恢复。
如今,随着薛志勇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外地患者也慕名前来找他诊治。去年3月份,患双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余年的赵先生病情突然加重,右耳几乎全聋,左耳属于重度耳聋。在亲友的介绍下,赵先生从数百公里之外的周口来到该科就诊。“他的病情十分严重,左耳听骨破坏严重,3块听骨中仅剩下最内侧镫骨的足板。”薛志勇说,“随后,我们为他实施了全麻左耳乳突根治、鼓室成形、人工听骨植入术。术后,赵先生恢复得非常好。”
除了治疗耳部疾病外,来找薛志勇诊治的鼾症患者也非常多,仅上个星期,他就做了8台鼾症手术。据悉,在这些鼾症患者中,还有不少儿童,由于鼾症对儿童智力及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少家长慕名找到薛志勇为孩子诊治。
前段时间,一名儿童因晚上打呼噜严重,到市区一家医院作了CT检查,结果显示其腺样体肥大,医生建议家长让孩子接受手术治疗。后来,这名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慕名找到薛志勇诊治。薛志勇经询问得知,这个孩子打呼噜的时间并不长。根据这一重要情况,薛志勇又经过仔细检查后终于找到“元凶”——孩子打呼噜是由炎症引起的。随后,薛志勇通过药物对孩子进行消炎治疗后,腺样体很快就恢复正常,打呼噜的症状也消失了。“幸亏我们来焦作同仁医院就诊,要不然孩子不仅要忍受手术带来的痛苦,还要花上一大笔医疗费。”孩子的妈妈感慨地说。
“能够得到患者的信赖,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就是再辛苦,付出再多也值得。”采访最后,薛志勇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