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糖画,大家也许并不陌生,甚至在我们童年时期留有深刻的印象。这门手工艺曾经流行于冬季的街头巷尾,而今却慢慢消失于大众的视线。昨日,记者在七贤民俗村里,看到一个糖画摊位现身小吃街。小小糖画吸引不少市民围观购买。大人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而小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这可口的“艺术品”。
糖汁作画 历史悠久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是一门起源于明代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代宫廷习俗中,每当新年祭祖时,官宦大户人家往往用模具印制糖狮、糖虎和文臣武将等形象用以祭祀。
清初《坚瓠补集》有两首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糖画盛行的情况:“液蜜为人始自汉,印成袍笏气轩昂。狻猊敛足为同列,李耳卑躬属并行。枵腹定知无肺腑,虚心自应没肝肠。儿童尽与相亲近,丞相无嗔可徜徉。”“熔就糖霜丞相呼,宾筵排列势非孤。苏秦录我言甘也,林甫为人口蜜腹。梅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得全肤。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来年亦纸糊。”在这两首《糖丞相》诗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糖画的造型多以人物和动物为主,并且深得儿童们的喜爱,在梅雨季节糖画不易保存,后来民间因祭神用的糖人容易溶化,便用纸扎神偶代替。
当年的宫廷技艺传入民间后,在民间艺人的手下,逐渐演化为糖画,走入了街头巷尾。糖画,初看起来是民间艺人的雕虫小技,但细究起来却是一门高深的技艺,里面蕴含了历史、美术、地方民情风俗、蔗糖工艺等复杂的元素。只见艺人端坐于糖画摊前,执勺在手,略一凝神,就飞快地将勺中的糖液挥洒起来,宛若书画家笔走龙蛇,不到五分钟,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出现了: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戏剧人物……一件件作品皆晶莹剔透、栩栩如生。这是一种神奇的食物,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融物质与精神文化享受于一体,真是“观之若画,食之有味”。
又见糖画 追忆童年
小时候,过年时总会看到一个特殊的画面:一帮小孩子围在小摊前叽叽喳喳好奇地看着糖画艺人作画,只见糖画艺人手持着小勺子把熬化的黄澄澄的糖稀舀起,以腕力挥动着勺子,看似随意地把糖稀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形象图画便呈现在眼前,趁热粘上一根竹签,便大功告成。拿到糖画时,你是不是会因为画得太漂亮而久久舍不得吃掉呢?
时隔多年,再次见到糖画却是在七贤民俗村的小吃街上。记者在现场看到,作画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只见她手拿勺子,从一旁的热锅中舀起一勺糖浆,飞快地在不锈钢画板上挥洒起来。收、放、提、顿,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不一会儿工夫,糖浆便画出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围观的小朋友对糖画充满了好奇,眼睛紧紧地盯着糖画艺人的每一个动作。每当一个糖画完成,围观的小朋友们就纷纷缠着家长购买。
看到此景,不禁让在场的家长们感慨,他们小时候也吃过糖画,但当时只顾着解馋,根本没看艺人们是如何制作的,没想到这手艺保存到现在,让人仿佛回到儿时。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总会有一个做糖画的小摊,每当在上学和放学的时间里,一帮小孩子总喜欢围着小摊看着老师傅用勺子画糖画。看着老师傅把熬化的糖稀用小勺子在一块大理石上行云流水般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来,总觉得很神奇,原来糖块也可以用来画画的。如今的糖画艺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走街串巷摆卖,儿时那甜蜜的回味也很久没能尝到了。
手工技艺 独特魅力
“我这糖画的技术算不上精巧,只学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之后的技术完全靠自己悟。”现场作画的这位年轻女子名叫李宁宁,只有25岁。她一边画着糖画,一边介绍。她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既没有美术功底,也没有名家指点,但她却有极强的绘画天赋,只要她看过的画作,自己练习两三次就能画个七八成。
据李宁宁讲,糖画手艺的精髓在于画上,一把满盛金色糖稀的勺子便是画笔,靠不断流下的糖稀作线条,手臂缓缓移动,勾勒出各种形状,与沙画的原理大致相同。而她用糖画的十二生肖、花鸟鱼虫,都是通过现实生活中观察,把它们的形态记于心中,再反复练习,技艺日臻成熟。
在旁人看来用糖稀作画简直不可思议,但在李宁宁手中,勺子似乎是活了一般,如腾云驾雾的飞龙、顺流而下的船舶,无论是活物还是静物,普通的糖画在李宁宁的手下不到五分钟便可跃然而出。少顷,画板上闪着光泽的糖稀渐凉渐干,粘上一支竹签,轻轻一铲,一幅甜的腻人的糖画便活在手上。说话间,又一条腾云驾雾的金龙跃然板上,摊前又是一片赞叹声……
“小小的糖画里有大学问,里面既有历史又有美术,还有地方民情风俗。”李宁宁说。这门手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手艺,不过以前很风光,现在依然很受欢迎。以前小孩子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糖,现在生活好了,糖画的糖本身的实用价值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现在大多数人来买糖画,都不是为了吃糖,一方面是为了看这个制作手艺,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个过程来追忆童年。
时过境迁。在现代社会里,太多纷繁新生事物的兴起,湮没了儿时的美好记忆,糖画也成为正在慢慢消失的老手艺,可这些老手艺恰恰是我们的文化。就像一切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一样,糖画始终保留着它特殊的魅力,虽是简单的轮廓技艺,或龙或凤、或鸟或兽,却又无不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