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实习生 郑 悦
热情的笑脸、贴心地问候、高效地服务,这是办事群众对市城管局行政事项服务科科长、市行政服务中心城管局窗口负责人马新荣的第一印象。
1月22日上午,记者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前,见到了家住工业路科艺家园8号楼的原小英,她代表整栋楼的居民到这里来办理水表改造破道的有关手续。“我原以为要跑上几次才能把事情办好,没想到第二趟就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好了。”原小英说,“那个闺女的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我很满意!”
原小英说的“那个闺女”,就是马新荣。
今年45岁的马新荣,可是一名“老城管”了。1999年,市城管局成立之时,她就加入到了城管队伍。在从事了10年的行政工作之后,马新荣于2009年调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城管局窗口工作。
无论是干行政工作,还是办理审批业务,马新荣事事都追求完美,时刻怀着一颗对城管事业的热爱之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尤其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城管窗口工作后,马新荣深知这个服务小窗口有沉甸甸的责任,它既是服务广大群众和企业的窗口,更是城管局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如何能将工作干得更出彩,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满意而归,马新荣思考了很多。
马新荣经常换位思考,常设想“假如我是群众”,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也正因为如此,她对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做到了热心、细心、诚心、耐心,认真践行了“一次性告知”“首问一口清”“材料一手清”等制度,让办事群众带着疑问来,装着答案走,怀着焦虑来,带着满意走。在该窗口工作以来,在她办理的上千件事项中,按期办结率达100%,差错为0,群众投诉率为0,群众满意率在98%以上。
2013年,位于民主路上的一个小区进行水网改造,需要来城管局窗口办理有关手续。可是,前来办手续的代表都是该小区的老年人,在事项办理过程中与马新荣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对此,马新荣用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向他们讲解了办理手续的相关事宜,并从头至尾协助他们把所有手续办完。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马新荣看到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程序的过程中,有些程序可以简化处理。她就积极向市城管局、规划局及有关部门反映,最终推动了挖掘城市道路审批程序的简化,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
行政服务中心城管局窗口是市城管局开展审批服务的对外窗口部门,承担着我市城市道路挖掘、户外广告设置、城市排水许可证核发等7项行批许可的统一受理和审批。巨大的工作量对于只有4名工作人员的城管局窗口来说,可谓压力巨大,加班加点是马新荣和同事们的家常便饭。
2014年,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敷设电缆。由于是双回路敷设施工,需要开挖的道路涉及解放路、焦东璐、太行路、塔北路、北环路和山阳路六条市区主干道。得知此信息后,马新荣主动和电力部门联系,上门服务,与设计人员一起研究管线走向,设法减少施工对道路的破损程度,设法减小施工对过往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最终,这个工程开挖路面6185平方米。为了这个数字,跑了多少趟工地,流了多少汗水,只有马新荣自己知道。
行政审批工作政策性强,审批程序要求严格,审批环节连接紧密,审批工作不允许有丝毫差错。市城管局窗口审批的项目都与焦作市容环境密切相关,是创造城市优美环境的前沿关口,把关不严,就会出现有损城市市容的乱象。为此,马新荣认真研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审批,履职尽责,严格审批,为我市市容环境把好第一道关。
作为窗口负责人的马新荣,不仅自身业务过硬,更把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形象佳的优秀科室团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市城管局党委提出的每位同志都要成为政策法规、业务本领、解决疑难杂症的行家里手的要求,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定职责、明责任,使该窗口工作的群众满意率不断攀升。
在马新荣的带领下,市行政服务中心城管局窗口获得了“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优质服务窗口,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被评为“党员先锋模范岗”。她个人也在2011年被记三等功一次,2012年被市委表彰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还被推选为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党支部书记,树立了城管局窗口良好的对外形象,为打造“服务型城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努力为群众解决难题。”带着自己的这句座右铭,马新荣坚定地走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
记者手记
在工作中,马新荣经常跟同事探讨什么是窗口?窗口就是一个单位的脸面,是一个单位与群众接触的最前沿。她常说,在窗口工作,不仅要坐得住,更要态度好、业务精,认真审核资料,出不得半点儿差错;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耐心解释;对待接近下班前来办事的群众,要实行延时服务,绝不让群众多跑一趟路。群众的一声感谢、一个微笑就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绽放的鲜花,总是散发着诱人的芳香;辛劳的蜜蜂,总能为人们带来生活的甜蜜。其实,大多数人的工作岗位都如马新荣一样普通,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你尽职尽责、脚踏实地为群众认真办好每一件事,就是一种成功、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