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放“开门炮” 留下“春节蓝”
过年轻松了
“返乡笔记”折射的现实意义
道路不畅 “堵”在哪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乡笔记”折射的现实意义

作者:□天 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

  一篇普通的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说明笔记中记载的很多内容,确实给当代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情感触动,说出了很多网友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说的话。当然,对于返乡笔记中所记载的内容,网友们并不是照单全收、一致赞同。

  我认为,既然是一篇笔记,必然会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和个人观点,而这些观点也未必都完全符合客观情况,引起网友争论也是很正常的事。其实,从笔记所记载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来看,该文章更像是一篇乡愁笔记,是青年人对家乡表达的留恋之情和发展现状的思考。

  在我看来,尽管博士返乡笔记只是表达了一种个人看法,并不能代表其他人的观点,但它的出现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其一,这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家乡的关心,而这种关心的背后,则可能会带来对家乡的回馈与反哺。其实,这位博士生能够利用春节回家过年的机会,仔细思考家乡的现状,反思家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已经说明他的心里仍然装着自己的家乡,希望自己的家乡越变越好。那么,在他有条件和能力的时候,就可能会通过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实际上就是对家乡的一种感情和物质反哺。

  其二,返乡笔记中所体现出的问题,或许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比如,作者对绿皮火车的描写,说明在高铁时代,廉价的绿皮火车仍旧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么,对于国家有关部门和铁路系统来说,就应该考虑在高铁迅猛发展的同时,能否为绿皮火车留下一席之地?再比如,作者所表达的“知识无力感”,说明对于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来说,要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难度或许比以前更大,这同样是一个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

  从乡愁出发的博士返乡笔记,即便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情感和观点,但它的现实意义无疑更加值得我们关注,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