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台湾小吃正式入驻七贤民俗村
虎跃龙腾大庙会 民俗村里过大年
七贤迎宾
大汉乐舞百戏
我市油画家羊年创作研讨会召开
高空舞狮
我市多人获首届中原 “我是大coser”超级大赛奖
皮影戏
杂技表演
过年去哪玩 七贤民俗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庙会看点五
杂技表演

作者: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杂技《转花盘》。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濮阳杂技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民间杂技艺术。它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以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有着“杂技之乡”美誉的濮阳市岳村乡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2008年,东北庄杂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濮阳县志》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49年,黄河在濮阳决口多达26次,迫使人们外出逃亡。因此,东北庄的人们开始练杂技谋生,他们的杂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浓厚的中原民间色彩。

  在七贤民俗村祈福文化庙会上,来自濮阳东北庄杂技学校的孩子们,平均年龄仅有15岁,他们统一穿着特制的略显单薄的杂技紧身衣,卖力表演了《草帽飞舞》《集体造型》《单车》《跳绳》《转花盘》等节目。不要看他们的年龄小,他们个个却身怀绝技,在《地圈》的表演中,健步如飞,像游鱼一样轻松穿过窄小的地圈;在《草帽飞舞》的表演中,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无数个草帽在风中飞舞,却不见一个坠地,顺传草帽、翻跟头、抛接草帽等一连串动作,让人目不暇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