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杂技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民间杂技艺术。它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以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有着“杂技之乡”美誉的濮阳市岳村乡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2008年,东北庄杂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濮阳县志》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49年,黄河在濮阳决口多达26次,迫使人们外出逃亡。因此,东北庄的人们开始练杂技谋生,他们的杂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浓厚的中原民间色彩。
在七贤民俗村祈福文化庙会上,来自濮阳东北庄杂技学校的孩子们,平均年龄仅有15岁,他们统一穿着特制的略显单薄的杂技紧身衣,卖力表演了《草帽飞舞》《集体造型》《单车》《跳绳》《转花盘》等节目。不要看他们的年龄小,他们个个却身怀绝技,在《地圈》的表演中,健步如飞,像游鱼一样轻松穿过窄小的地圈;在《草帽飞舞》的表演中,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无数个草帽在风中飞舞,却不见一个坠地,顺传草帽、翻跟头、抛接草帽等一连串动作,让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