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语家训抵万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昨日开展
让百姓放心拎起“菜篮子”
焦作演绎绿色崛起
多举措防治“节后综合征”
图片新闻
提升农业财富聚集力的金钥匙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我市通报除夕值班情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语家训抵万金

作者:本报记者 杨 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2月24日,农历正月初六,沁阳市柏香镇东司马村文化大院,一声声豫剧《杨门女将》唱段,拉开了柏香镇杨氏宗亲新春团拜会的序幕。

  柏香镇杨氏家族是杨家将嫡传后裔。据《怀庆府志》和《杨氏祖谱·嫡长内谱》《柏香杨氏家乘》记载,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杨家将第22代后人杨雄(字克成)调任怀庆卫河内县总旗,带领旗下军户驻屯柏香镇一带,繁衍生息。数百年间,柏香杨氏族人秉承“忠实守信,耕读传家”的家训,兴修水利,创办家学,泽被乡里,其家族“三代三进士”,有13名举人,70多名监生、贡生,族人中先后有30多人担任正七品以上官职,其中9人任过知州以上中高级职务,成为明清时期怀庆府地区的名门望族。

  进入民国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杨氏族人积极投身到社会大变革中,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

  为了使杨门家风代代相传、团结族人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2009年,柏香镇杨氏族人联合济源、孟州、博爱、获嘉等地的同门宗亲,成立了柏香镇杨氏宗亲理事会,每年春节举行家族团拜会,族人欢聚在一起共叙亲情,分享收获,共谋发展。目前,杨氏家族新春团拜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今年的家族团拜会由该族东司马村族人承办。当日上午,来自6县18个村的宗亲代表与东司马村的杨氏族人共130多人欢聚在村文化大院,进行羊年新春大拜年,一同分享一年来的收获和喜悦。简朴的团拜活动,释放出了激发族人奋发努力、共建富裕和谐社会的正能量。

  东司马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廷杰是杨家将第41代后人。他说:“忠实守信乃祖宗遗训,耕读传家为立业之本。我们村的杨氏族人谨记祖宗遗训,踏实做人,勤恳做事,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该村在依靠发展农牧业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中,有80%是杨家族人。恢复高考以来,在村里考出去的110多名大学生中,有70%以上是杨家子弟。同时,杨家族人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捐资助学,集资修路,样样工作都是模范。

  “之所以有如此发展,就是因为杨家族人邻里和睦,心底无私,相交为善。我们一定会把这些优良传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与村里其他村民携起手来,把东司马村建设成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杨廷杰说。

  来自博爱县许良镇杨中道村的杨清江是杨家将第42代后人,他是当地一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的老板。他说,做人要诚实,做事更要诚实,只有诚信才能赢来客户信任,我们的企业能够越做越大,效益能够越来越好,靠的就是老杨家“忠诚守信”的家训。

  沁阳市公费医院院长、柏香杨氏宗亲理事会副总理事长杨建东是杨家将第38代后人,他出身于中医世家,是当地享有很高声望的知名中医。他说:“‘忠诚守信,耕读传家’的家训,成就了我们杨家明清时期怀庆府名门望族的地位。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仍然需要我们全体族人承继‘忠诚守信’的家训,通过家族团拜会这一载体,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