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语家训抵万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昨日开展
让百姓放心拎起“菜篮子”
焦作演绎绿色崛起
多举措防治“节后综合征”
图片新闻
提升农业财富聚集力的金钥匙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我市通报除夕值班情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演绎绿色崛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当时,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岩壁上到处是采石爆炸后留下的凹凸不平的石块,没有植物扎根所需的泥土。为了能种树保活,工人系上保险绳,攀岩附壁,打孔、钉桩、挂网,把从山下拉来的土固定住,将陡崖、裸坡平整成梯田状,种植柏树;在较缓的坡地植草种树,并敷设管道送水上山,用先进的喷播技术和设备,保护树苗生长。缝山公园一期建设面积1000余亩,绿化面积占公园面积的比例超过了80%。

  一座采石场,十年大变脸,昔日满目疮痍的北山采石场,被一个寓意缝合大山“伤口”的巨型钢针所终结。解放区上白作街道阎河村的王玉林说:“如今的缝山公园,过去是个大采石场,没有绿色风景,整天炮声隆隆,灰尘遮天蔽日,山体遍体鳞伤。如今,断壁残垣被改造成悬崖飞瀑,废弃采坑被改建为谷底花园,矿山废渣场被改建为亲子乐园,满眼翠绿和美景,缝山公园成了俺焦作人的后花园了。”

  一个缝山公园,只是绿染一片。新一届焦作执政者果敢决策,要把焦作南太行一带都纳入生态治理规划,都变成缝山公园一样的美景。但是,随着矿业经济形势的好转,尤其是我市北部山区耐火黏土、铁矿、石灰石赋存条件简单、开采容易,违法采矿行为死灰复燃,私挖乱采随处可见。

  2012年以前,我市北部山区有82家持证矿山企业,非法采矿点却多达248个,随之衍生的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更多达710家,遍及山阳、解放、马村、中站等6个县市区,靓丽北山再受重创。

  时任市长的孙立坤在北山生态环境治理会议上言语铿锵:“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意志、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搞好北山生态环境治理,为子孙后代赢得更多的蓝天白云,保留更多的青山碧水。”

  北部山区生态建设攻坚战,以取缔非法采矿点,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整顿持证矿山,恢复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为重点。短短数月,全市248个非法采矿点、710个非法矿产品加工(收购、存储)点,全部按照“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标准依法取缔。同时,史无前例、规模浩大的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展开,使遍体鳞伤的北山重新披上了新绿。

  下篇:打造山水园林宜居之城

  今年是我市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决战之年。

  眼下,一个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的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宏大战役正在怀川大地上打响。

  我们的目标是:紧紧围绕“一区两带一核六芯三网多点”总体布局,通过整合资源、责任分工、狠抓亮点、政策扶持、严格考核等措施,努力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美丽焦作,力争早日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这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的动员令,也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决战之年,要有决战的方向。今年,我市要在中心城区建设多处以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为目的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并充分利用城中的水系、道路建设滨河风景生态绿地与道路生态景观带。到今年年底,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7%,人均公园绿地达11.38m2;各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11m2以上;街道树冠覆盖率达25%,新建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新区乔木栽植面积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使大多数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重点要抓好“一区两带一核六芯三网多点”生态体系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在城市水系建设上,规划投资66.9亿元的城市水系建设项目遍地开花。市委书记孙立坤说:“十大建设首要的是城市水系建设,城市水系建设是真正的提升工程、形象工程、亲民工程,项目早一天建成,群众就早一天受益。”为了早日建成城市水系,他身先士卒,跑遍了每一个项目建设工地,仅从去年7月1日到12月9日,就6次赴城市水系建设一线,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为了早日建成城市水系,承担城市水系建设重任的市水利局,不辱使命,全体干部职工牺牲节假日休息,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设中。该局领导班子每人都分包多项工程,“五+二”“白+黑”,每天都深入分包项目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和进度,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去年冬天,在引黄入焦工程建设的最关键时期,该局副局长胡卫军连续两个月没休息一天,每天都工作到半夜。去年12月23日下午,正在龙源湖引水的该局副局长尚安峰突然晕倒在现场,在场工作人员急忙把他搀扶到车上,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说:“马上要通水了,工程一天也不能耽误。”在汽车上休息了一会儿,他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为支持城市水系建设,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干部群众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去年6月启动征地拆迁工作,不到2个月,大沙河治理工程占地涉及的2138个农户、引黄入焦工程占地涉及的77个农户全部完成征迁。去年11月,大沙河绿化带开工建设之前,一周时间完成2000多户征地拆迁。沁北干渠要从示范区穿过,涉及2个街道4个村,占地165亩,麦收刚过,干部群众就迁坟、整地,只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征地、地面附着物迁移。

  为了早日建成城市水系,承担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的建设者从去年4月开始会战以来,没休息过一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天都工作11个小时以上。第三标段项目部经理李德利80岁母亲摔断4根胸骨住院,他都没回家,坚持战斗在工地。

  经过2年苦战,一幅“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泛轻舟,五库六湖嵌明珠,湿地生态现美景”的城市水系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一个规划面积214平方公里、总投资66.9亿元的“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水系格局,已经揭开神秘面纱,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奔流不息的黄、沁河水被成功引入城市水系,改写了我市在家门口用不上黄、沁河水的历史,经济社会效益也凸显出来。面对63年以来最大的干旱,引黄入焦工程大显神威,干渠沿线群众浇上玉米“保命水”,去年秋玉米喜获丰收。引黄入焦工程每年可引水3300万m3,为我市工业、农业、生态和景观提供用水,仅新增灌溉面积就多达15万亩。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确保水资源有效供给,将是留给焦作子孙后代的一笔巨大财富。

  龙源湖3次引地表水入湖,一湖活水、清水改善了生态环境,飞鸟成群的水面景观和动人景色吸引来八方游客。

  12公里长的大沙河带状湿地建设接近尾声,焦克路桥之上游2公里初见成效,河道内栽种以芦苇、蒲草、荷花、红柳为主的生态水生植物,堤外是50米绿化长廊,已初现生态体验、水景观、亲水游、田园风景等壮美景观,每到节假日,都有许多人来此郊游、休闲、健身。

  18.5公里长的大沙河治理工程激战正酣,5.4公里长的迎宾路大沙河生态景观带已形成120米到220米不等的水面景观,风景靓丽。

  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和吴泽湖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与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整治、城市水系、林业生态网建设齐头并进的城市绿化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标准,重新建设26个新公园、游园。如今市区闫河公园、普新游园、丰收游园等19个新公园、游园已经建成。

  规模宏大的生态环境建设,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焦作形象,更提高了焦作人的幸福指数。一个山水相依、山清水秀、林在城中、城在水中的山水园林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