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焦作影视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怀梆戏《上三关》展演现场,我市青年摄影家廉明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着。他的《比较怀绑》摄影展近日在我市展出,博得观众一致好评。
廉明现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焦作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
廉明初次接触怀梆戏是在2005年春节。听说在神农山景区有怀梆戏剧大赛,廉明和几位影友驾车来到景区,戏台上正在上演《樊梨花征西》。鲜亮的戏装、独特的脸谱以及乡土气息浓郁的唱腔,深深吸引了他,廉明忘情拍摄。
廉明自驾跑遍与怀梆戏相关的十几个乡村,给怀梆艺人和戏迷拍照片、送照片。这些怀梆艺人都是农民,在他拍摄的100位怀梆艺人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有孩童。
怀梆戏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原丰厚的地域文化,有着较高的戏剧艺术魅力,但这一剧种正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作为一名对怀梆戏题材长期关注的摄影师,如何留存历史图本、传承古老文化,是廉明近年来认真思考和要做的事情。
西方哲学家西塞罗说:“人世间的一切都写在脸上。”为刻画现代怀梆人的艺术肖像和本真生活面容,廉明采用对比的手法,用最静态最原始的方法,即标准照的方式去表现他们,最后将两幅作品并置呈现。人们不仅可以看出现实生活在怀梆艺人质朴的面孔上留下的时光烙印,还可以看到他们的艺术脸谱,感受温暖乡情。
这几年,廉明拍摄近万张有关怀梆戏的照片。他的部分作品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国内外摄影家好评如潮。